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习获得知识以适应需要的方法。”这就说明学习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对于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关系,就是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实践;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
学用结合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实际教育中怎样操作呢?杜威认为,在教学中成人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孩子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
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应该值得重视。活动之一是劳动,尤其是创造性的劳动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动手去做,就会使开始时看似反应比较迟缓的孩子得到应有的发展。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智慧体现在孩子的手尖上。活动的另外一种形式——游戏也应该引起注意,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
杜威提出,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儿童转动;儿童是中心,杜威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即所谓“从做中学”和“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这就是说,儿童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学到了东西。比如,小孩玩火,结果烫了手,这个过程就是做的过程,是取得经验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他又说仅有活动,不能经验,如果不把活动与因此承受的结果彼此有意识地联系起来,那么由动作而生的变化就有了意义。因此,也就有所学习。杜威把行知统一起来,他认为:“盲目的、任性的行动即毫不用心地做,由一事赶到别一事,所做的事都是白做,不能因此获得什么经验。这种行为不能逐渐构成有真正意义的经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