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年国庆节穿越淄川青龙山、双谷堆山、三龙山

(2018-10-04 08:02:41)
标签:

杂谈

淄川太河镇厚庄-青龙山-双谷堆山-鲁子峪
  18年国庆节,为了避开假日人流外出高峰,早上5:00东方山脊刚刚露出一抹朝霞红,我们便匆促从沂水出发,正式开启本次淄川青龙山穿行的旅程。青龙山因山势自西向东绵延蜿蜒似一条青龙而得名,又因爬山小径崎岖陡峻狭窄难行而著称,备受周边登山爱好者青睐,我们也是经好友推介临时决定随行攀登。
  我们先行到达鲁子峪村,村口空地停车后西行到淄中路边乘39路公交车到太河水库旁边的厚庄。7:40穿过厚庄淄中路东侧的水泥路开始正式登山。
  有人把太河水库誉为一颗剔透的明珠镶嵌在淄川东南的大山之中,实际看上去外形更像一把天外飞来的神奇钥匙,齿孔明显,参次不齐,坦然平躺在四周魏魏群峰之中,水面如境,平坦清澈,微风吹拂,波光粼粼。
  淄河发源于鲁山山脉,经博山区、淄川区及青州市流入临淄区境内,后由广饶县入小清河。淄河在给民众以渔牧灌溉之利的同时,也给两岸民众带来了不少灾难,“淄河溜、淄河溜,穷山恶水尽石头,十年九旱八不收,一年收成吃半秋。”是旧社会淄河的真实写照。1959年中共淄博市委决定治理淄河,兴建水库。水库在鲁山北麓,北起金鸡山,南傍马鞍山,东依青龙山,西临豹眼山。南北长约10余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总库容1亿8千万立方米(跋山水库总库容5.29亿立方米、潍坊峡山水库库容14.05亿立方米、岸堤水库7.49亿立方米)。
  今天适逢国庆佳节,普天同庆,天气也格外晴朗,是个清新美好而又令人期待神往的一天。面对眼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层峦叠嶂、一碧如洗天然宁静的满池绿水,不能不使你短暂放却工作的压力,偷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大好河山,换取一种松散舒缓的良好心境。偶尔登高远望满目葱茏,不失会为平淡生活增添一点调剂,更能使心灵得到一次洗涤升华坦然释放。
  青龙山山体下部为花岗岩上半部为层叠的石灰岩,山岩无论大小多是有棱有角方方正正,岩石崖壁上有着许多自然形成的台阶,顺着山脊自然有断层形成的天然台阶,尽管这些台阶高低不同,宽窄不一,但顺着台阶可以上上下下,迂回曲折中尽享攀爬的乐趣。
  青龙山下部的花岗岩太过古老,全然没了其本来的面目,裸露出地面的多已风化成粒粒细沙,有的路段,稍有不慎,极易摔倒。在青龙山东部这一现象特别明显,山坡尽是黄沙,点缀其间的是一个个憨态可爱的圆圆石蛋,别有一番风采。
  青龙山亭亭玉立,山脊陡峭挺拔,山体细薄如刃,南北两侧悬崖,壁立千仞,素有“小刀刃”之称,又称淄川刀山。回望我们走过的山脊,称其为刀山却也名副其实。
http://s5/mw690/0028fFAjzy7o7i37AoI04&690

    青龙山整体山脊错落有致,遍布残缺的石寨痕迹。前面的阎王鼻子更是卓然不凡,傲立群峰,远远望去秀美端庄中透出桀骜。途中通过有多次经验驴友的介绍,攀爬还需稍有技巧。我们沿着峰下小路逐步攀爬,登山小路陡峭高耸,跨度较大,除去所带负重,手脚上下并用,仍有艰难。特别是中间部分,我们相互搀扶推拽着登上一段稍缓平台,前面有一大块山石突兀面前,须双手抱紧抱牢岩石,下蹲侧身方可艰难攀翻而过,上望山体高耸,下视壁立千仞,真身体验一把上不着天下不靠地的感觉。
http://s4/mw690/0028fFAjzy7o7iaA4KL63&690

    翻过阎王鼻子,在山体南侧半山腰处有一外形细致,内部宽敞的石洞,便是青龙洞了。仔细辨认,山路边有条向南下山方向的小路,沿路下行30米左右便可看见洞口。
http://s7/mw690/0028fFAjzy7o7iULBC656&690

    洞内杂陈烧烤野营迹象,底部地面平坦,顶部穹庐圆滑,过度自然,进洞左折空间宽敞,整体形状像倒伏的“L”形状。没带照明工具,下面是借助相机闪光灯拍出的效果。
    更多的山峰已经被我们甩在后面,回望来过的路,青龙山的龙形更加清晰,山脊陡峭,山体错落有致,体型绵长威武。    
    石人山便是青龙山的龙尾了,走到这里,这条饮太河水库仙水、阻南北往来便利、成守护家园天堑、卧悬崖峭壁之上的苍茫青龙,便形体尽显,一目了然了。
    双谷堆山自成一体,相拥相扶,见证沧海桑田轮回变迁的模样,聆听日月更迭时光不老的故事。
    青龙山和双谷堆山之间是一段平坦的土路,可以稍微缓解一下持续登攀的疲劳。回望青龙山,由于角度的关系,竟秀美有余、气势不足,应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
    远处马鞍山、轿顶山、搁笔寨、鹿角寨尽收眼底,淄博经典穿行路线悉数汇集如此。
    登上双谷堆山的西面谷堆,望东面谷堆和三龙山(齐山)风姿。双谷堆山近处观看,中间隔断明显,两个谷堆山形相似,东谷堆山顶部巨石平坦,我们选择在此午餐。
    南面远望双谷堆山,山势呼应明显。下山途中补拍双谷堆山。

    三龙山已在眼前。因福龙山、禄龙山、寿龙山而得名,后改为齐山,已经开发为景区。前面山口三岔路右行可下到鲁子峪村,左行可进入齐山景区或者下到常新庄。我们从此处直接沿小路上攀进入松林,攀上齐山西侧第一山峰。
    回望已经被我们征服的齐山西侧第一峰。登顶第二峰后,峰东侧山脊陡峭、地势较高,下行难度很大,考虑到时间和安全等因素,我们先在山南侧下行探路,无奈杂草丛生、山棘遍布,难以前行,我们被迫选择结束本次行程,原路返回到齐山西侧三岔路口奔南侧鲁子峪村。

    远处山坳里便是我们本次穿行的最后目的地--鲁子峪村,山脊上有条轨迹明显的下行土路。    http://s10/mw690/0028fFAjzy7o7jmPNxv09&690

    本次穿越,虽然稍有遗憾,没有达到我们预期设定的总体目标,但对齐山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吸引了更多的注意,提起我们关注的更大兴趣,以后我们肯定会在提前备足课、做好相应准备的情况下,再次全面目睹你的风采!
    下山途中,侧望下午余晖中的齐山。
    鲁子峪村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烟草种植基地,掀起的沙土碎石、砌成的梯田边沿,虽打乱了这片青山的宁静,但也许从另一方面满足了一定的需求。
    鲁子峪村中道路,这是一个宁静、优雅的小山村,古老的街道建筑、层次分明的房屋布局,同样是一个值得探究、细酌的去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