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南北孟良台和马鞍山穿越
标签:
杂谈 |
http://s16/mw690/0028fFAjzy7khuJ4HMj8f&690
东行不远,沿村内土路南折,穿过一片菜园后,便在树林中看到同治十二年立赵氏太学生墓碑,碑后水池边清晰山路,开始攀登。
http://s8/mw690/0028fFAjzy7khvb4NZZb7&690
9:10,我们正式从水池边开始了今天的美好行程,清晰的小路引领我们去向远方,薄雾弥漫的光影中,神秘群峰在远处向我们召唤。
http://s8/mw690/0028fFAjzy7kje5X59Zf7&690
第二峰峰顶英姿,岩壁上旺盛的生命,透出对命运的抗争,傲视群峰,顶风而立。
http://s3/mw690/0028fFAjzy7kjenjiXE92&690
http://s11/mw690/0028fFAjzy7kjgexPwC4a&690
第八峰后古寨更为集中,透视出岁月的沧桑,远处可看到鹿角寨。
南孟良台东南方向的山门,造型完整,地势险要。
南孟良台北侧山脊,我们沿脊顶前行,从末端石房子处下到南北孟良台垭口午餐。
http://s3/mw690/0028fFAjzy7kjhjipREa2&690
下一个目标中的北孟良台近在咫尺。松树林北侧有三条小路,东北向可从东侧绕行北孟良台,西北向小路可从西侧绕行北孟良台,我们选择中间北向小路,上到崮根沿左侧几棵松树处小路西北方向行进。
http://s6/mw690/0028fFAjzy7khBdf0S915&690
http://s6/mw690/0028fFAjzy7khzbzfPn25&690
回望第九峰,用围墙和山门把三台山作了精致的庇护,形成完整体系。出的山门,从此处下行,折向东南方向,沿着稀疏的松树林间小道,可抵南孟良台。
http://s4/mw690/0028fFAjzy7khzEBDEva3&690
南孟良台上古寨分布较多,错落有致。
http://s13/mw690/0028fFAjzy7kjh5I3cEac&690
http://s3/mw690/0028fFAjzy7kjhjipREa2&690
登上北孟良台,回望从南孟良台上下来的小路,清晰可辨。东侧最远处依稀可见油篓崮。
http://s14/mw690/0028fFAjzy7khAHWkWh0d&690
北孟良台地势险要,高低起伏,攀登和翻越难度较大,我们沿崮根从图示1、2峰之间的缓坡登顶,顶部多参差巨石。天气突变,雷雨交加,为安全起见,我们艰难从2峰北侧绝壁处下峰,几处盘环回转,惊险交加。草石经雨后,异常湿滑,不经意间摔了一跤,只得原路返回崮根来时小道继续前行。到达3峰西北侧山脊后,沿上行小路再次登顶,从4峰北侧绝壁小心下行,到达中间垭口右侧下行。中间多次艰难攀登,好在总算有惊无险。
http://s16/mw690/0028fFAjzy7kj52YcTJ0f&690
马鞍山为齐鲁的界山,海拔618米,在庞大的山座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峰,石峰有东西两顶,中间有道狭长的山脊相连,呈一凹型,远望形状如马鞍,故名之。
http://s16/mw690/0028fFAjzy7kj6xolzx3f&690
1942年秋,日伪军纠集5万兵力,对鲁中区实行了残酷的拉网合围式大扫荡。马鞍山地区的主力部队为粉碎敌人的合围暂时撤离,致使马鞍山成了暴露在敌人腹地的前哨阵地。11月9日进行了惨烈的马鞍山保卫战,现在山南建有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和纪念馆。
http://s13/mw690/0028fFAjzy7kj8auyp60c&690
http://s6/mw690/0028fFAjzy7kj8y1nwx15&690
下午18:10,我们结束全天的行程,沿马鞍山西侧下到南镇后村,途中回望走过的全程。
http://s6/mw690/0028fFAjzy7kj8y1nwx15&690
下午18:10,我们结束全天的行程,沿马鞍山西侧下到南镇后村,途中回望走过的全程。
前一篇:蒙阴岱崮大崮、小崮、娘娘庙穿行
后一篇:槐花飘香时节走访小崮头、对崮峪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