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营口讯(主任记者
吕业辉)彤彤(化名)4岁了,因为不愿意上幼儿园,她一个人离开了家。小家伙儿很聪明,还知道带一袋子馒头。
昨日,在记者的看护下,彤彤回到了妈妈身边。不过,专家表示,造成彤彤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过分纵容。
一个人出走 孩子挺警觉 昨日7时50分,记者看见一个小女孩左手拎着一袋馒头,右手拿着一支碳素笔,独自在马路上前行,时不时还回头张望,样子看上去又可爱又可怜。
出于关爱,记者上前问:“小宝贝,爸爸妈妈呢?”不料,小家伙异常警觉,看记者过来了,居然跑了起来。为了避免孩子发生意外,记者与她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断出言安抚。在一处规模不大的小公园,女孩停了下来,走到了一处亭台下。她始终不肯与记者接近,左手拎着馒头,右手拿着笔在栏杆上画来画去。
半个小时之后,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子赶到,看到孩子,哭喊着说:“彤彤,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要吓死妈妈了!”
看见妈妈了,小彤彤似乎依旧不开心,起初对妈妈不理不睬的。这位女子说,她姓李,家距公园有400米左右。早上一起床,彤彤就嚷着不去幼儿园,李女士也没在意,因为自从今年3月份孩子入园后,彤彤几乎天天都吵着不去幼儿园。
昨日7时45分左右,趁李女士没注意,彤彤悄悄地打开了门,溜了出去……
至于为何彤彤会拎一袋馒头,李女士说,彤彤早上起来说晚上想吃花卷,但家中没有,李女士就把馒头准备好,放在了餐桌上,结果被彤彤给拿了出来。
在记者与母女分别时,李女士对彤彤说:“走,我们去幼儿园吧。”彤彤大声叫嚷着:“不去,不去!”
专家:溺爱引发问题 在告别彤彤母女后,记者就此咨询了营口市幼儿心理专家李威。李威说,彤彤的“离家出走”行为是典型的有预谋,有准备的:不与陌生人交谈,不让陌生人接近,表明其很有主见,甚至是“心意已决”;拎着馒头,则充分体现她准备充分,在出走的过程中保证自己的吃饭问题。
李威认为,孩子之所以这样决绝,应该是她对幼儿园的生活极度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生活状态上由全家的中心变为幼儿园中的一员,也包括不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
李威表示,造成彤彤离家出走的责任是在家长身上,孩子平时出现问题没能够及时指出来,过度的纵容,一定会出问题的。比如,孩子被桌子绊倒了,很多家长会对着桌子拍打、叫骂,而这种做法恰恰误导了孩子的思维,对与错瞬间被颠倒,久而久之孩子就被惯坏了。
李威说,彤彤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家长还应更多地带她去和同龄的小朋友沟通游戏,多去游乐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