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发店——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09-08 16:44:03)
标签:

理发店

潜规则

诈欺

忧虑

理发

校园

分类: 优妮原创

早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理发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廊——就成为外来人口“占领”大城市的重要聚居点之一。一些会操弄剪刀的年轻人往往带着一种自身身份高于普通农民工的骄傲感,以“美发师”的身份在大城市找到归宿。

今天要写的就是笔者去理发店的真实经历。

适逢大学开学,母亲催我快去修剪头发,在极其不乐意的情况下我被母亲硬生生地拉到一家刚刚装修完毕的高档理发店,于是悲催的理发过程就开始了。负责接待的人一听我们要剪头,连忙热情地捧上满是发型示例的图册,这时候一个肤色很黑的男生走过来,自我介绍说是可以给我做出完美发型的发型师。当时我没有注意到他的用词是“做发型”而不是“剪出一个发型”,事实上这个小小的差异就是后来他进行美发推销的伏笔。

当我已经坐在座位上,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理发师拿出一把细细的梳子,在我湿漉漉的头发上慢慢地梳,一边梳一边像醉酒的老太太那样细声细气地说:“你的发梢都纠结在一起了,看来需要保养,保养过的头发就不会这样粘在一起了。”他狡黠地看着镜子里的我,似乎是在等待着我的答复。头发湿了自然会粘在一起,不消说头发,就是一缕丝绸湿了也是会粘在一起的。

站在一旁的母亲先开口了:“不用保养了,直接剪就可以了。”

“光剪是不行的,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发梢有问题只要剪掉就可以了。我建议您保养一下,也不贵。”他不依不饶,尽管我知道这是每一家理发店必然的潜规则,但是像他这样一开始就进行猛烈推销的还真是不常见。

“你先剪吧,剪完再说。”母亲语气平和地说道。谁知那个理发师根本不理会我母亲,而是问我:“如何?做个护理吧。”他这样无视我的母亲让我很恼火,但是之后还有让人更为恼火的事情。

在我们态度坚决的情况下,这个理发师开始极为不情愿地剪头,中途不停地问东问西。他问我是哪所大学的学生,这个问题我非常不喜欢回答,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于是我就随便回答说是北京的大学,他又问大学在哪儿,我就说是在北京,结果这个理发师丝毫没有理解我对他的不满,继续问:“在海淀吧?其实海淀就是个村儿,搁过去都不算是北京。”没文化真可怕,我实在是懒得理他了。

他剪发奇慢,一分钟剪一下,中间不断地让我染发、烫发,母亲在一旁依旧非常和气地说:“现在还是学生,你只要给他剪就可以了。”这个理发师仍旧不仅不理会我母亲的意见,还反驳道:“您必须得听孩子的意见。”

“你只要剪就可以了。”我没好气地说。可他还是不满意,头发剪了一半的时候,突然用劲儿抓起我头帘上的头发,一改老太婆般的唠叨嗓音用一公里外都能听见的音量说道:“你的头发上有虫子卵啊!”

一阵恶心的感觉涌上心头,母亲关切地走过来,看着理发师手里所谓的“虫子卵”,其实只是不知从哪里蹭上来的毛球,我想应该是头发湿着的时候粘上去的毛巾线球,理发店里用的毛巾质量差,稍微用劲儿蹭一蹭就会掉下棉线球,这是常识。

“我们店里有药用保养液,只要做一下,这些东西立马就没有了。”那个理发师的脸上仿佛绽放出吸金的喜悦与光芒,“头上有这种东西,想必您也不好办吧?”

每天都洗澡,而且有轻微洁癖症的我怎么会有虫子卵呢?看来理发店的人为了业绩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可是当时头发只剪了一半,于是我对他说:“今天先剪吧,我一会儿有急事,你耽误不起。”一听这话,那个理发师才老老实实地剪起来,末了还不忘嘱咐一句:“过几天再来剪头的时候一定要找我!”我脸上微笑着应答,可是心里却在和这间理发店进行永别的仪式。

像这种极力推销的理发店在其他一些国家可以被视为“诈欺”,在我的周围有很多女生被理发店骗去几百上千元,她们也对“去理发店理发”这件极为日常的事情感到无奈,甚至是恐惧。我认为理发店应该是一个给予美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给人添堵的场所,如果国家能针对这些服务行业出台一些更为强硬的政策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