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施特劳斯与《忧郁的热带》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与充满铜臭味的城市相比,列维·施特劳斯显然更喜欢旅行。尽管在开头他自己说“很不喜欢旅行”,但我们不妨将这句话看作是他对城市生活的一种抱怨。随着旅程的深入,当他发现自己的目的地是一些远离城市喧嚣的原始地区之后他开始执笔记录关于此次旅程的一切,显然,他非常满意此次旅程。作为一个人类学家,他想通过了解其他文明从而了解自身,而不是以自己的文化逻辑来一以贯之。尽管土著人的生活有很多是他无法理解的(我想),但是在字里行间,列维·施特劳斯先生始终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记录周围发生的一切,很难看出他个人的嫌恶。
有如此心境的列维·施特劳斯始终在使用一种镇定自若的语气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尽管是那些经历过了的战乱、反犹、1968年欧洲学潮等大灾难,大变故,他的文字仍然没有愤世嫉俗的高傲态度。只有习惯于细微处发现世界的人,才不会对所谓反常与大事件,显露出一惊一乍的夸张。
首先是地质学。列维·施特劳斯很小的时候就对地质学感兴趣,因此他在写作的时候特别喜欢对当地的地貌进行详尽的描写,由于列维·施特劳斯不是纯文学家而是人类学家,他的描述具有客观性,人们无需透过夸张的抒情或者轻描淡写来想象书中记录的内容,所以这本书对地质学的评价特别有启发作用。
其次,运用还原与回归的方法东西人类社会与文化。列维·施特劳斯与印第安人一起露营,他亲眼看着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如何颤抖着坐在火堆旁轻声欢笑,每个印第安人都有源自天然的善意,简直就像是无害而天真的小动物,列维·施特劳斯被这种景象所感动,用图画和图表结构来记录这段不同凡响的生活经历。
此外,列维·施特劳斯还分别从哲学家的角度、人类语言与文化的自然属性的角度分析阐明“人无法和语言分开,有语言就有社会”的深刻结论,因为语言既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人”的东西。从神话时代开始,人类就在神话中植入了许多自己的潜意识里的东西,只不过那些混沌的东西连我们自身都没有很好的去理解,而列维·施特劳斯就在他的理论著作中进行了精细的剖析和解读,他用自己的思想给我们展示了“人为何物”的哲学问题。
《忧郁的热带》真的是一本极好的书。(照片为列维·施特劳斯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