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巴菲特所在的投资俱乐部(原创 中泰证券资管 )

分类: 博文欣赏 |
http://p3.pstatp.com/large/509200005d9ff04dc4a8中泰证券资管
揭秘巴菲特所在的超级投资俱乐部
图:格雷厄姆-多德俱乐部的超级投资者
http://p1.pstatp.com/large/4e7b0002930be2239c55中泰证券资管
表:格雷厄姆·多德俱乐部的超级投资者(部分)
http://p1.pstatp.com/large/4e7d0002403d4624107f中泰证券资管
资料来源: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W
表:格雷厄姆-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者的业绩记录(部分)
http://p3.pstatp.com/large/4e7b000292040a7c10e4中泰证券资管
资料来源: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W
巴菲特的三次进化
http://p1.pstatp.com/large/4e7a0002a891186f128a中泰证券资管
需特别注意的是,巴菲特所谓三阶段投资进化,并不完全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第一阶段:捡烟蒂
(1)低估类投资(Generals),即捡烟蒂。这类投资要求足够的安全边际和适当的分散投资,无法判断市场纠偏的时间。这类投资一直是占比较大的头寸,通常会在5-6只证券建立相当大的仓位(每只5-10%),其余10-15只建立较小的仓位。
(2)套利类投资(Workouts),就是根据特定事件,合理估计投资收益实现的时间、金额及阻碍因素,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机会,特定事件包括合并、清算、重组、分立等。一般持有10-15只这类证券,对于确定性特别高、收益也较高的套利机会,有时会使用借款,借款上限是基金净资产的25%。
(3)控股类投资(Control):通过控制公司相当多的股份或联合其他投资者,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进而达到释放价值、提升价值、改善经营等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低估类投资和控制类投资可能会相互转化,就像A股市场上经常说的:买着买着,就真成股东了。
巴菲特合伙企业阶段,喜欢捡烟蒂,最为著名的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是延续至今最广为人知的“烟蒂企业”。
表:投资案例——伯克希尔·哈撒韦
http://p1.pstatp.com/large/4e7d0002403ce69440c2中泰证券资管
资料来源:陆晔飞[著],李必龙、林安霁、李羿[译],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机械工
第二阶段:较低价格买优秀企业
1969年,巴菲特解散合伙企业,以伯克希尔·哈撒韦作为投资旗舰。从初期的买便宜(而不是优秀)货转向以较低的价格投资于优秀的公司。
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B太太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NFM)。公司业务质量极好,家族和管理层极其优秀和诚实,收购价格也极其便宜。
1983年,巴菲特以5500万美元,买入80%股权,相当于总估值6875万元,对应1983年财务数据,市盈率8.5倍,市净率0.8倍。如果考虑到公司账面大概率会有一些现金、未来公司业绩的增长、无需大量资本开支,这个案例应该就是芒格所说的,“我们喜欢捞水桶里的鱼,而且还要等风平浪静时下手”,这样的投资,几乎没有可能会输。
表: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NFM)
http://p1.pstatp.com/large/4e7c00024e883fb013ac中泰证券资管
资料来源:陆晔飞[著],李必龙、林安霁、李羿[译],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机械工
第三阶段:一般价格买优秀企业
http://p9.pstatp.com/large/4e790002b69b16622fec中泰证券资管
虽然巴菲特对投资价格有一个逐步放松的过程,但对于重大的投资决策,他从未付出过过高的价格,财务、数字、业务本质、管理层一直是投资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是很好的警示。并非一定要为优秀的企业付出太高的代价,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才是你得到的,太遥远的理想,贴现到现在,可能都一文不值。
普通投资者怎么做价值投资?
如果把你放到当时的市场环境,你能认定中石油的价值主要受原油价格影响吗?你能在原油价格30美元一桶时,以事实和逻辑推理,估计出石油价格和中石油内在价值的合理区间吗?如果你能对石油价格、中石油的管理体制、未来发展情况拥有真正客观、理性的认知,那么你也能做出同样的投资决策。
特别需要注意是,在强调价值投资个性化的同时,必须时刻牢记“能力圈”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如果两个人的能力圈有交集,那么两人对交集中投资标的的预测,肯定不会相差太多,因为能力圈并不是由主观预测或个人偏好决定的,而是由事实和推理的逻辑决定的。
践行价值投资,要求投资者对知识非常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得出任何一个结论,你的所有证据、逻辑都是经得起理性推敲的,芒格提出的标准就是,“如果我要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够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够证否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最高境界是“理性”,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敬畏,对任何观点都充满批判精神。
第二,重视“安全边际”,以此做减法。从定义上来看,安全边际是指在投资实践中,投资价格相对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折扣。安全边际提供了决策失误时的调整空间,从而为投资本金提供了结构性的保护。
http://p9.pstatp.com/large/4e7b0002920653b95f5c中泰证券资管
足够大的安全边际可以为投资者的无知提供结构性的保护。如果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是10%,以10倍市盈率、1倍市净率买入一家公司,由于价格便宜,投资者只需确认公司的业务能长期保持当前水平,利润用于分红或再投资可提供合理回报率,股东利益可以得到保障等,即可获得预期的回报率。
同样一家公司,假如投资价格高一倍,按20倍市盈率、2倍市净率投资,投资者不仅需要考虑业务是否能维持在当前水平,还需要估计出公司在不增加股本投入的情况下利润很快增长1倍,并且维持下去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公司的资源、管理能力、长期竞争力、行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考察。
一旦投资价格更高,在内在价值的估计中考虑成长的因素,那么就对投资者的理解、预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单说,以巴菲特的天才和努力,也要花费几十年时间,才能逐步放松对投资价格的要求。而他的俱乐部伙伴施洛斯,则大多平均持有100只股票,且往往以极低价格买入,只需关注每个投资标的的关键要素,无需很深入研究,就可获得充足的安全边际,并通过足够的分散,来平滑单个股票的投资风险,从概率上获取投资的成功。
两位前辈的启发
篇幅所限,我只选巴菲特和李录两位前辈作为对照,试图对有志于从事价值投资的普通投资者做些启发:
从巴菲特早年经历得到的启发包括以下5点:
1. 在正式开始投资之前,把价值投资到底是什么了解透彻。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大量阅读、请教、交流和沟通,尽最大能力吸收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投资方法,巴菲特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对《证券分析》的全部内容几乎倒背如流。如果能拜前辈为师,那绝对是最佳路径。
2. 合理配置自己的时间,足够努力,通过大量阅读、按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投资标的筛选,只有当你把一万页的穆迪手册翻烂时,才可能培养出一点投资嗅觉,才可能很快嗅到真正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http://p3.pstatp.com/large/4e7c00024e91bb226e52中泰证券资管
3. 一旦嗅到投资机会来临,尽全力进行调研,了解清楚所有关键要素后,尽全力执行投资决策。
4. 投资价格尺度的放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捡烟蒂、严格控制投资价格,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5. 价值投资是一件终身事业,最需要的是一以贯之的执行,日复一日的积累。
李录应该是华人投资者中最接近巴菲特和芒格的人,《穷查理宝典》便是由李录引进中国,从他的演讲和公开资料中,也能得到很多启示,罗列几点如下:
1. 关于安全边际,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是考虑历史极限值,把历史上出现的极限值都搞清楚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巴菲特办公室就挂了一张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报纸。
2. 对一名分析员的基本要求是,获得准确而且全面的信息。一个好的投资者,必须先成为一个好的分析员。
3. 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发现人性的弱点。如果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没有真正理解透彻,一定会在市场的某一种状态下暴露。
4. 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各种书、看全部的重要报刊杂志、看公司的财务数据,时刻在学习和积累。一旦机会出现,就倾注百分之百的精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把一个公司方方面面都考察清楚,做出重大投资决策。当然,厚积方能薄发,要在短时间内把握一个重大投资机会,必须有足够丰厚的知识积累,而且投资机会正好处在能力圈范围内。
5. 在穆迪手册、标普手册、价值线这类统计资料上筛选投资机会时,看得多了,就会对好的投资机会形成嗅觉。针对一个具体的公司,一般首先看这个公司是不是便宜,其次看它的业务怎么样,再次看运营企业的人怎么样,最后,不断查漏补缺,把一个投资机会方方面面都搞清楚,再进行投资决策。
6. 价值投资者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格雷厄姆式,捡烟蒂。另一类是巴菲特-芒格式,如果投资者希望走这条路,那么收益率会主要来自于几个洞见,即使穷尽一生学习,也可能不会超过10个,这些洞见是其他人难以获得的,那怎样能真正建立这些洞见呢?别无他途,只有抱着无穷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无尽的学习,终生学习。
7.别光看微信,要动手去做,do it!
作为价值投资路上的后进者,同路人,我引用芒格喜欢的话结束这篇长文:
“我的重剑留给能挥舞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