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昙曜的云冈

(2012-06-06 16:28:19)
标签:

拓跋焘

文成

云冈石窟

昙曜

分类: 公开博文

http://s6/middle/746d261btc1c9cffa4075&690

    昙曜的云冈

     

远看云冈,如绵延横卧的土龙,疲惫而荒寒。若不是一碧如洗的蓝天的映衬,似乎了无生气。

然而,走近云冈,却见一川溪水,满眼绿色。随着熙攘的人流,拜过昙曜大师铜像,穿过巍峨的灵岩寺,跨过曲折的石桥,便是名闻遐迩的云冈石窟。

西望长长的云冈,是横截的断壁。断壁上排列着大小二百五十多座石窟、石龛。石窟设计或半壁莲花,或石柱擎天,匠心独运,洞天别致。纵观五千余尊石雕造像,大至十几米,巨石横亘,真容巨壮,蔚为大观;小至几公分,精雕细刻,丝缕不苟,神采动人;大佛居中正坐,肩宽面阔,富丽堂皇;百乐伎工,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仙乐飘飘,栩栩如生;佛像与乐伎刻像,服装线条,既有鲜俾人的妆容,又有波斯人的色彩,那是五世纪多民族文化的总汇,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之作。

应该说,最精华和壮观的当属“昙曜五窟”。洞窟均呈椭圆形,窟内宽敞,主要造像占去大部分面积。其中第十六窟是一个以伎乐驰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宇轩昂,据传是昙曜为景穆太子的造像。其他佛像或英俊清秀,或肃穆端庄,或披千佛袈裟而立,或合十坐莲。这些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二十窟的露天大佛被称为云冈石刻的代表作。佛像为释迦坐像,高十三点七米,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大焰纹和飞天等浮雕彩绘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

   

坐在西面最高处的石阶上,似曾看见清癯的昙曜大师在几个小沙弥的簇拥下手持经卷走来。他走走停停,正在指挥着众多石匠们劈山凿洞,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响彻整个武州山川……

壮美的云冈石窟,注定与四个人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他们是高僧昙曜、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太子拓跋晃和文成帝拓跋浚。

昙曜无疑是北魏时期佛学修养最深、最有才华的一代高僧。应该说,没有昙曜就没有云冈石窟。在“太武法难”中,如果没有景穆太子的暗中保护,昙曜会早被处死。没有文成帝拓跋浚对他的赏识和支持,就没有昙曜高超智慧在佛界、在云冈石窟的精采展现。

曾几何时,太武帝拓跋焘在全国罢黜佛教独尊道教,佛家史称“太武法难”。拓跋焘是北魏在平城立国后的第三代皇帝,魏太祖拓跋圭的孙子。拓跋焘自幼武勇过人,十二岁带兵击败柔然。即位后重用汉臣,励精图治,亲帅大军攻灭胡夏、北燕、北凉,再伐柔然,降鄯善,逐吐谷浑,攻取南朝刘宋的虎牢、滑台二关,虎视江南。西晋以来的北方乱局首度得到了统一。他治军严格,朴素节俭,威武豪迈,刚毅自律。但是,在晚年刑罚过于残酷,诛戮过多,民怨骤起。

公元四四六年,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时,发现关中地区佛寺内藏匿有武器,便怀疑僧侣与盖吴暗中勾结,于是下令全国灭佛。宣布佛为邪教,驱散沙门,焚毁佛像佛经,有藏匿沙门者格杀勿论。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后,历经一百多年,佛教势力发展迅猛,教徒人数剧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原一带,更是寺院遍地,僧尼众多。加之寺院从来免征赋税,土地多有撂荒,兵源短缺。另外,佛教进入中原后也吸收了谶纬学说,搞一些神秘理论,妨害到了皇帝的权威。加之,拓跋焘宠信的司徒崔浩,崔浩为北魏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功,且深信道教,在崔浩的劝说下,拓跋焘渐渐疏远佛教,改信道教。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拓跋晃笃信佛教,在西征凉州时,曾与昙曜高僧交往深厚,对父亲的灭佛诏令不得不执行,却在巧妙地拖延时日。虽然拆掉了一些庙宇,也在暗中保护了一些僧人。昙曜就是在他的着意保护下,免遭杀戮之祸的。

面对寺院被毁、僧众还俗、佛界一派冷落的局面,昙曜仍固守佛心,脱去僧袍,换上俗衣,密藏法器于身,在寺庙的残垣断壁上打坐默经,闻者无不叹之敬之。

   

事发突变,太武帝拓跋焘听信宦官宗爱的谗言,误杀景穆太子。昙曜闻讯悲哀之至,泣血以啼,两月不进斋食。一夜,忽见启明星划过斗牛,天色渐次大亮,昙曜为之一振。

不数日,传来太武帝拓跋焘被宗爱所杀。再传拓跋晃之子拓跋浚即位,是为文成皇帝。文成帝下令恢复佛教,重建寺庙。亲派使臣寻找高僧昙曜,请入京都,以师礼事之。后又拜为“沙门统”,负责“监福曹”,协助朝廷管理佛教事务。

昙曜法师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改除了佛家和寺院一些弊规。一郡、一县只设一个寺院,不得多设。凡百姓自愿为僧尼者,必须由乡里出具良民德行证明。从而限制了滥设寺院、滥收佛徒的弊端,提高了寺院和僧众的神圣地位。

继而,昙曜又说服文成帝,确立了“僧祇户”、和“佛图户”制度。

北魏连年的战争,从占领地带回许多汉人和其他异族人,这些人远离家乡,人心不稳,时常逃窜。昙曜就建议朝廷,将这些人由寺院代管,分给土地,让其安家,每年给寺院缴纳六十斛粮食,由寺院代储,以备灾荒。这些农户就叫“僧祗户”。对那些俘虏和重犯,亦可交由寺院管理,为寺院耕作,参加佛事活动,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得到改造,成为良民。此为“佛图户”。

在繁忙的佛教事务中,他还编译了大量的佛经。其中在《经纬三度经》云:“人民依沙门,沙门依佛,佛依人民。”道出了僧俗辩证关系,引导僧俗顺从潮流,皈依沙门。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善当时的经济生活,而且加强和协调了僧、俗、朝廷三者关系,可以说昙曜在政治、经济、教化、艺术、佛教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公元四五零年,昙曜建议文成帝,选择平城西去三十里的武周山塞,斩山成壁,凿洞开石,雕勒佛像,以便皇家就近礼佛。文成帝拨出巨款,征召全国能工巧匠数万人之众,悉听昙曜调遣。昙曜历时六年,开出五窟。后数十年来不断开凿,形成了二百五十多窟的宏大洞窟群。昙曜对每窟造像均做有造像铭记,祈愿国泰民安,造立者解脱,及善男信女捐赠者姓名。提示石窟非独朝廷之力,而是集合国民之力而成。

五窟开成之日,昙曜率僧众举行了盛大的诵经法事,文成帝拓跋浚亲率文武百官莅临现场,同沐佛光。昙曜面对如此宏大场面,想起佛家历经的劫难,景穆太子曲意护法,深沉持重的大师不禁老泪纵横,嗓音颤抖,经声哀婉!

   

云冈石窟地处武州要塞,自古以来是内外长城和匈奴与中原汉地往来的必经之路。至今,石窟前石坡上留有深深的车辙痕迹。

拓跋珪统一北方建都平城后,屯兵在此咽喉之地,北魏几代皇帝经常在此遥望漠北,祭拜家乡。

云冈石窟的造像与敦煌、龙门不同,敦煌莫高窟的石质亦是砂岩,所以,那里的佛像多是泥胎彩绘和壁画,龙门石窟的佛像是花岗岩石胎,而云冈的佛像则多是砂岩石胎外包泥衣彩绘。在横叠的砂岩上雕刻出精美的佛像,相当的不易,可谓独一无二。况且砂岩风化非常厉害,到了清代,为了减少风化,在大的佛像上又贴了一层泥衣,进行了彩绘。

说来令人难堪,最早发现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并介绍给世界的竟是日本人。抗日战争时,日本人来到了大同,在杀戮之余,突然发现了这里竟藏匿着如此令人震撼的石窟艺术,他们盗走了最精美的珍宝之后,又把它介绍给世界。云冈石窟从此才慢慢进入世人的视野。

第一个来此参观的外国元首是法国总统蓬皮杜。蓬皮杜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所以,法国人在巴黎市中心建了一座极具现代艺术造型艺术中心,就以蓬皮杜的名字命名。一九七三年九月访问中国的蓬皮杜,不去故宫、长城,却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参观云冈石窟。那时云冈石窟,远不如现在的景象,虽经突击整饬,部分佛窟仍被煤灰烟尘笼罩。

面对如此宏大精美的佛窟艺术,蓬皮杜总统和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名记者,十分震撼和惊讶。陪访的周总理对中外来宾表示,要用三年的时间,把云冈石窟修葺一新,欢迎大家再来参观!

自此,云冈石窟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

                     

走过二里长的云冈,像穿越了漫长弥远的北魏王朝的历史烟云。再一次站在昙曜大师的铜像前,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昙曜的远见卓识,不仅仅在于他留下的云冈石窟艺术瑰宝,更重要的是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在于他面对劫难不改初心,在于他对佛的忠诚和坚守,在于他对恶者的善待和教化,在于他对百姓的护佑与怜悯,在于他对国家担当和对众生的博爱,在于他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他的内心深处,澎湃着纯真的、深情的、不含丝毫私心假意的民本思想。

我不由得双手合十,虔诚地向昙曜大师深深鞠了一躬。

    赞曰:

        长袖一挥劈云冈, 心修菩提演玄黄。

        只为众生能普度,忘却法难曾炎凉!

 

                       2012.5.28.草于大同


http://s14/middle/746d261btc1c9a7025d7d&690

昙曜
http://s16/middle/746d261btc1c997dd666f&690
四方佛柱
新建的弧形石雕

http://s7/middle/746d261btc1c999ac69b6&690
灵岩寺前
http://s10/middle/746d261btc1c99bc14659&690
方形佛塔
http://s11/middle/746d261btc1c99ce4a9ca&690
云冈前的河川
http://s14/middle/746d261btc1c99efa74ed&690
似有佛光
http://s13/middle/746d261btc1c9a02796bc&690
壁上殿宇
http://s11/middle/746d261btc1c9a2c8634a&690
武州塞前留下的古车辙
http://s11/middle/746d261btc1c9a3edb6da&690
巍峨的殿阁
http://s3/middle/746d261btc1c9a8a26d82&690
云冈石壁
http://s7/middle/746d261btc1c9a9f2a666&690
佛龛
http://s15/middle/746d261btc1c9b0abb46e&690
佛洞
http://s8/middle/746d261btc1c9b30257f7&690
穹顶的彩绘
http://s16/middle/746d261btc1c9b513151f&690
华美的佛龛
http://s10/middle/746d261btc1c9b5bb2b19&690
看,大佛肘下的力士正好托起一只胳膊!
http://s14/middle/746d261btc1c9b6b5b8cd&690
佛光再现
http://s16/middle/746d261btc1c9bb63955f&690
侧坐的佛
http://s11/middle/746d261btc1c9be31a27a&690
二十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
http://s11/middle/746d261btc1c9bf36d8ea&690
莲花大道
http://s14/middle/746d261btc1c9c100993d&690
缺水的大同,难得一川绿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玄在大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