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文成公主》看杨威的舞剧观

(2011-11-22 01:06:06)
标签:

转载

杨威,再次被你征服

      拥有一个像男人一样名字的杨威,是空政文工团一名优秀的女性舞蹈编导。最近由她创作的大型舞剧《文成公主》,由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搬上首都舞台,她出众的舞剧创作才华,再次引起了舞蹈界的关注和热议。欣赏过这部在舞剧艺术各个环节均有上乘表现的舞剧《文成公主》之后,让人不禁击节叫绝:杨威,就这样再次被你征服!

      首次被杨威征服,是看由她创作、空政文工团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红梅赞》。在那部为她奠定了在中国舞坛地位和带来各种荣誉的舞剧作品中,杨威以她女性所独有的细致和敏感,以及她个人对于舞剧艺术的理解、思考和在舞剧创作意图、手法上的驾驭,将那个百姓们耳熟能详的“红岩”故事进行了精心、精彩而精湛的演绎。舞剧《红梅赞》在问世之后,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奖励和来自专家以及普通观众的如潮好评,同时,那部作品也把杨威稳稳地送上了国内一线舞剧编导的地位。

      回想舞剧《红梅赞》,可以说,那是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作品。每次观看那部舞剧,除了每每获得在艺术上和世界观上的心灵感触之外,总会在心里细细琢磨:它为什么会达到如此成功的地步?那部舞剧在结构和语言以及舞美设计等环节上的总体成就,总以为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因为毕竟只有一部作品的成功并不能完全成为衡量一个舞剧编导功力的唯一试金石。因此,杨威下一个作品的“成色”,将让舞界树立起对她艺术才华的真正判断和充分认识。

      机会终于到来:藉建党9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之机,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为首都观众带来了由杨威任总导演的舞剧《文成公主》。杨威在这部舞剧中所显示出的非凡艺术才华,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她所拥有的非同寻常的舞剧思维和创作功力。

      在《文成公主》这部新舞剧作品中,杨威再次以她新颖独到的艺术构思和踏踏实实的艺术手法探索,在结构上和语言上以及舞美设计等环节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她不是像时下许多大腕舞蹈编导四处匆匆“走穴”那样无暇顾及艺术本身之探研,从而造成所做出的舞剧作品让人不忍卒看之结果,而是特别强化了她的舞剧观建设。她的舞剧观建立在“舞”和“剧”合理而有机的交织中,她是在用自己的作品探索着、实践着自己的舞剧创作主张。在完全摈弃了一般化、模式化的陈旧舞剧思路和手法之后,她不遗余力地从舞剧艺术探索的角度出发,以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终于捧出了自己用心血凝成的艺术作品。因此,由杨威倾力打造的舞剧《文成公主》,具有艺术的品味和意味,她有益的创作心得,自然会为中国舞坛的舞剧发展事业积累起重要的经验。

      看杨威的舞剧创作,首先给人以强烈感受的,就是她独立而独到的舞剧观。体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一、选材及其结构。

      从该剧的选材上来着眼,我们都知道,“文成公主”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选择这样一个众人皆知的题材,可以多少透视出杨威在舞剧选材上的主张:她善于选取那些已经被社会广为认知的形象来进行艺术演绎。初步总结一下这种在已知形象上做自我发挥方法的优势可以看到,使用类似的选材,舞蹈编导可以省去大量篇幅去介绍特定的人物及其时空环境,减少无谓的枝蔓,更为直接、更为快捷地展开编创思路,从而有足够的篇幅来尽情挥洒编导自己的艺术构想。之前的《红梅赞》如此,如今的《文成公主》亦如此。

      不知这样的选材方式是不是会成为杨威一个恒定的方法,但从她两部成功之作来看,这种选材方式的确为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当然,采用这样的选材方法在古今中外的各种舞剧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而且,杨威的成功也并不能证明“题材决定论”的合理性。究其根本,杨威的把握在于她在选材之后于舞剧结构中贯穿下来的“整体思维”,她在舞剧结构上的主张和功力在打造舞剧《红梅赞》时就已经让人有所“窥豹”,如今在舞剧《文成公主》中,更是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圆熟高度。

      杨威的舞剧《文成公主》虽然仍是按照线性的叙述线索交代出人物、故事及其情感逻辑,但自始至终没有分场,而是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舞剧叙事任务。在近两个小时的演绎时间里,该剧从文成公主的赴藏出嫁、讲到她与松赞干布的爱情以及在西藏遇到的人和事再到她在汉藏民族之间所做的贡献,这样的舞剧主题在行云流水、环环相扣的结构安排和处理中始终体现着一种非常讲究的节奏感,有张有弛,有繁有简,有轻有重,有疾有缓,拿捏得很见功夫。不就是那样几件事和几个人嘛,在杨威的笔墨帷幄中,一切都是娓娓道来、徐徐展开,让观众在平常的欣赏心绪中,缓缓地感受着、体味着剧中人的举动和舞剧艺术的张力。

      这种在结构上的独到处理,带给人鲜明而强烈的艺术感受,从而加强了舞剧的艺术感染力,让观者很兴奋地快速跟进,从而建立起强烈的审美期待,并最终令人眼前一亮。这也多少彰显出了杨威的艺术眼光和艺术自信。

二、语言及其处理。

      即使在舞剧领域内,杨威的舞剧《文成公主》对于“文成公主”这个故事的表现也并非头一回。然而杨威的独特处理,造就了该剧迥异于人的艺术气质。而除了前面提到的结构功力之外,另一大成功之处体现在塑造人物时的语言特点上。

      舞剧《文成公主》的语言是挺讲究的。对于这个人物的角色实现上,实际上可以采用许多色彩:古代的、少数民族的、人物的、特定时空的、编导自身的等等。应该说,如此丰富的语言色彩为杨威渲染具体人物的具体情境,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她使用任何现成的语言素材和材料,而是以创造性的思维逻辑从特定人物的特定需求出发,让舞剧语言成为塑造人物、渲染场面和推进剧情的助推力,从而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动作审美逻辑。

      语言紧密配合场面,有几处,杨威的处理让人很难忘。“进藏”一场,杨威安排了两个空间,一个是唐代宫女的“送亲”仪队,一个是藏族臣民们的“迎亲”队伍,两个空间各自形成了在语言交织上的对比,各有自己的语言织体,各表现自己的心理空间,却又在对比中,把此情此景中人物的心绪展露无疑,同时在视觉上形成独特而点题的画面美感。再如松赞干布得病后,他的大臣们不允许文成公主接近他,杨威让文成公主背朝观众,坚定地一步一步向松赞干布走去,大臣们在她坚定毅然的步伐中一个个闪让开来,她虽然没有任何大幅度的动作,但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内心的强大,加强了观众对这一人物的认识。类似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语言处理和场景把握功夫,在该剧中不时迭出,体现出创作者极强的主观表达意图和活跃而发达的脑力运用。

三、精湛的舞美创想。

      达到了以上所言的艺术高度,本剧在舞美设计上并不是依靠“堆砌”而完成的,而是采用了既风行国际艺术舞台又减少铺张浪费的简约式方法。偌大的舞台空间虽然被180度的投影幕所包裹,但并没有“笼罩”感,切题的幻灯设计为剧情的展开和推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巨大白色投影幕的整体升升降降,本身就成为了舞剧语言的一种表达,为观者的视觉带来了具有美学意味的空间感受。

      这种大胆的设计不消说是富有艺术含量的,就舞剧舞台着眼,它不仅符合舞剧演绎的规律,把大片的舞台空间留给了舞蹈演员的表现,让编导可以在一览无余的舞台空间上尽情地铺陈能彰显舞剧本体的各种想像,同时又有效地扩大了舞台空间,正是“不著一物而尽放华光”,聪明而又高级。

      实际上,看杨威的舞剧创作,会发现她对舞美设计的要求是很有想法的,她在创作舞剧《红梅赞》时,就让舞台美术直接参与到了舞剧的艺术表达之中,成为舞剧表达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文成公主》中,这种艺术表达更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舞美设计,没有虚张声势的夸饰,没有愚蠢而烧钱的堆砌,而是写意而智慧地传达出一种现代剧场美学的品格。这在眼下的中国舞剧创作趋势中,是一种相当难得而宝贵的观点和品味。

      自然,该剧也有让人不满足的地方,上半部分的节奏要好于下半部分,特别是当一队不知所云的“形象”登场后,叙述的调子便有了些拖沓,从而降低了人物塑造的分量。

      舞剧《文成公主》通过杨威崭新和成熟的舞剧思维,为中国的舞剧创作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价值,这为正在实践着、正在遭遇着各种难题困扰而处在迷茫之中的中国舞剧事业,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清新形象,使得眼下泥沙俱下的舞剧行业获得了正面的信息。杨威的舞剧思维让我们建立起了对她的无限期待,期待着她不断的“下一个”舞剧作品来巩固我们对她的认识、判断和肯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