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奏周南第一章 诗歌四喜其三句
(2018-02-06 10:02:37)《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上联 “乐奏周南第一章”,“周南”即《诗经·国风·周南》,计11篇,其一《关雎》,其二《葛覃》,其三《卷耳》,其四《樛木》,其五《螽斯》,其六《桃夭》,其七《兔罝》,其八《芣苢》,其九《汉广》,其十《汝坟》,其十一《麟之趾》。“周南第一章”即指《国风·周南》第一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乐奏”,大婚之礼皆有乐,古今一。此“乐”,《诗》三百,曩者作谱以唱吟。惜乎,后世乐谱佚,惟其诗存。
下联“诗歌四喜其三句”,“四喜”即杜甫《四喜》诗:“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其三句”即《四喜》之第三句:“洞房花烛夜”。
小子丁酉年腊月十二日大婚,门首即书此联。
注:
3、 芼:摸。这里指选择。
5、螽斯:虫名。体长寸许,绿褐色。雄虫的前翅能发声,雌虫尾端有剑状的产卵管。《诗经》篇名。篇中以螽斯喻子孙众多,后因多作为称颂之语:螽斯衍庆。
后一篇:朱光潜: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