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
(2014-02-25 20:54: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自己的工作 |
我们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3期将出版李辉、金洪和我的合作研究,“帝国的光环: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历史制度解释”。基于这一研究的PPT已经上传到我的个人主页。欢迎下载批评,先睹为快。
我个人觉得,我们这项研究是一个好的定量研究的范本:强大的理论,高质量的数据,直观的描述数据支持,好的(符合理论推定的)回归结果。可惜,这样一个好的研究还是被其他两个中文杂志拒掉了!!!实在是不理解呀。
英文版将会更加powerful:理论展示更加完善,更加深刻的讨论,更多的好的结果。不过,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出版(还没写好呀!)。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二期将出版和郝诗楠同学合作的“社会科学中的时间:时序与时机”。这项研究批判性地建立在Paul Pierson“时间中的政治”的论述的基础上,提供关于时间(主要是“时序”和“时机”)在形塑特定社会结果方面的关键作用的更精细的理解。以“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这一问题为例,我们提出了一些基于时间维度的新理论假设,并且以西方几个典型国家的发展经验来佐证这些假设。
这项研究和正在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主要讨论空间,特别是地理空间)一起,试图推进我们对时间和空间在形塑特定社会结果方面的关键作用的理解。和讨论时间的文章类似,讨论空间的这篇文章也会以“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这一问题为例,提出一些基于空间维度的新理论假设,并且以西方几个典型国家的发展经验来佐证这些假设。
这两篇文章其实都是方法论的文章,只是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定量和定性之争”,而是讨论更加根本性的问题。大家想想:没有时空的世界存在么?
此外,正在进行的另外的两项研究还将会在Acemoglu et al(2000;2001)、张宇燕、高程(2004)的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这一重要问题,试图对现代化的最初迸发有更加好的理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整个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两项研究中,主要的方法是定性,而不是定量。一是因为定量很难提供机制性的解释,而是因为数据的来源和质量都有不少问题(比如,Acemoglu et al等人使用的数据就遭到了Albouy的严重质疑)。
另外,我们不认为“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能够和“中华帝国的停滞”(或者更加广义的“东方的停滞”)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说服力的比较讨论。“现代化的最初火花”和“有了英国(荷兰)的成功现代化后的其他国家的痛苦适应和艰难学习过程”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历史事件,差别是如此之大,很难放在一起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