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09-07 07:32:36)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教育教学 |
部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班级分析
三、教材分析
(二)、单元分析
3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7 、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五、教学措施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六、教学进度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 |
|
长度单位 |
5 |
2 |
|
长度单位 |
5 |
3 |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5 |
4 |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5 |
5 |
|
国庆节放假 |
|
6 |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5 |
7 |
|
角的初步认识 |
5 |
8 |
|
表内乘法(一) |
5 |
9 |
|
表内乘法(一) |
5 |
10 |
|
观察物体 |
5 |
11 |
|
期中复习 |
5 |
12 |
|
表内乘法(二) |
5 |
13 |
|
表内乘法(二) |
5 |
14 |
|
表内乘法(二) |
5 |
15 |
|
表内乘法(二) |
5 |
16 |
|
认识时间 |
5 |
17 |
|
数学广角——搭配(一) |
5 |
18 |
|
总复习 |
5 |
19 |
|
期末复习 |
5 |
20 |
|
期末复习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