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相机入尘问题

标签:
科技相机组件进行吹球d90拍摄时尚 |
分类: 摄影技术交流 |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1.jpg
拍照除了要懂得拍摄技巧外,还要懂得相机得清洁保护之道,这样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摄影玩家,以下提供一些相机的基本保养常识与清洁方法,可作为各位玩家在清洁管理上的参考。
玩相机就像养车一样,必须经常保养才能让摄影器材处于最佳状态。以外观来说,不外乎就是相机、镜头、闪灯及一些周边配件的外观保养,其保养方式很简单,只要每次使用过后利用市售清洁工具进行重点擦拭即可;在感光组件清洁部分,则可以用旧式与新式来做区分,因为目前新发售的DSLR机种几乎都搭载了超音波自动除尘系统,能有效改善感光组件容易入尘问题,至于没有搭载该功能的旧式相机也没关系,因为现阶段除了可以送原厂清洁外,市面上还发售多种清洁工具可供选择,让你轻松DIY也能完成感光组件的清洁工作。
清洁器材概要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2.jpg
1. 拭镜布:除了可作为镜头表面清洁外,还可作为相机屏幕擦拭使用。
2. 拭镜纸:主要作为镜头表面清洁使用。
3. 棉花棒:主要作为相机细部与电子接点清洁使用。
4. 小型清洁刷:作为机身及镜头细微脏污清洁使用。
5. 大型清洁刷:主要作为机身及镜头外表大面积的清洁。
6. 大型吹球:镜头表面或反光镜初步清洁使用。
7. 清洁液:需搭配拭镜纸一并使用,主要用于固定脏污的清洁。
8. VISIBLEDUST正离子CCD清洁组:主要作为感光组件除尘使用。
感光组件受污自我检测法
很多玩家在使用相机好一阵子之后,普遍都会发现为何自己照片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小黑点,这就表示相机感光组件已有入尘问题,一般来说,会产生这种问题,主因就在于镜头交换的过程,因为很多玩家常常为了抢实时性或便利性而忽略掉正确的镜头交换方式,这时若又遇到环境较为恶劣的话,就容易产生进尘问题。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3.jpg若是检视照片中有发现不明黑点出现,这就表示感光组件已有受污现象。
要判断相机感光组件是否进尘,其测试方法简单,只要使用光圈先决模式,并将光圈调至最小,对着白墙或者晴朗天空进行拍摄,接着将所得影像透过计算机进行放大观看,就可察觉相机感光组件是否有进尘、脏点等问题。在拍摄过程中,不妨可以稍微左右晃动一下相机,因为脏点并不会跟着动,所以在模糊晃动影像下,反而可以让脏点更容易显现出来。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4.jpg若是感光组件有点脏点,透过该种测试方式很容易就能察觉出来。
严禁直接对感光组件进行吹气
严禁利用吹球对者感光组件进行吹气除尘动作,因为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感光组件毁损,在吹气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将周遭的脏污一并吹进去,反而引来更多脏污。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5.jpg
相机外观清洁
一般来说,很多玩家都很容易忽略相机外观的基本清洁,所以长时间累积下来,不仅会让相机外观看起来脏脏的,有时还有可能会影响相机的正常运作。主要可分为“外观”及“电子接点”两部分来清洁,一般相机外观的清洁,使用市售的清洁刷或拭镜布进行清洁即可;至于后者关系电子讯号传导的流畅性,所以在清洁上需要特别小心,像是镜头电子接点、闪灯电子接点及电池接点等。一般来说,只要利用清洁棒在沾点清洁液进行简单擦拭即可完成清洁动作。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6.jpg相机外观及电子接点都是相机清洁不可忽略的重点所在。
镜头外观清洁
镜头清洁主要以“镜片”及“电子接点”为主清洁部分除了包含前后两处镜片外,当然也包括前缘的UV保护镜,但一般来说,除非经常有更换滤镜需求,不然只要清洁后方镜片与UV保护镜即可;后方镜片由于脏污机会较低,所以使用吹球就能完成清洁动作,至于UV保护镜部分,由于受污机会相当高,一旦发现吹球仍无法完成清洁时,建议可使用拭镜纸沾清洁液进行擦拭,但在清洁过程最好能顺着同一方向进行擦拭,这样才能避免镜面受到伤害。
http://dgbest.tom.com/article/wp-content/uploads/2011/01/20110112_07.jpg利用吹球与拭镜纸交叉使用,就能完成镜头清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