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表扬是糖,批评是药
|
仔细想想,学艺术的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这漫长而无穷尽的过程,即是一个表扬与批评永远交替施教的过程。除了神仙,谁的长进都少不了乃至离不开表扬与批评。
|
后者送你的"药"总是周全地包上糖衣的,不苦不涩,和风细雨,如坐春风,如洒皎月。不过,对这类的批评,需要沉静仔细去品味、去捕捉。若是尝到甜味就得意,将会把裹于其间的中肯批评给忽略掉,丢失掉。粗心地把药当糖来消受,是损失莫大的。
批评,不必是理论化的,也不可求周全。天下有的是一字之师,我就每每幸遇过。二十三岁那年,我把印作给去疾先生批评,他说了一句"你可以变啦"!一个"变"字给我的主攻方向翻了个格,由向后而拨为向前看,真的太要害了。习艺如登山,走别人铺好的路,做旅游者当然也使得。但存志高远,自己去开路,做个探险家才是更有意义的呀!记得唐云先生对我的书法,也送了两个字:"太实"。我理会他的意思是在力的表达上虚脱些,在意境表达上要空灵些。一针就扎在"穴道"上,我至今感恩他。
我学习绘画是在二十年前,稚柳师对我批评的核心是旨在追求一个"文"字。发老对我批评旨在追求一个"淡"字。宛若翁对我批评的要领是克服一个"露"字。其峰老对我的批评是希望保持一个"生"字。攻艺登山山入云,接受一个批评,改正一个短处,恰如多爬了一个台阶。对批评的持久采纳就是台阶的积累。百年如一日,就会使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接近于峰巅。
批评者总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从某种审美上看问题,指点迷津。不能求全于批评者,而当苛求于自身。倘能虚心而全面地去综合剖析批评,清醒地消化批评,汰沙取金,必会受用无穷。当然,听不进批评,不会有大进步,不正确消化批评,同样不会有进步。我有过许多这方面的正反教训。
批评,不免有欠公正,用意气乃至更甚者。这也是寻常的事。我的态度是不计较,不上心。从万能的辩证法角度讲,批评中总有于己有补的东西。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不作无谓争辩,不作以牙还牙的对抗。我总固执地认为,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修炼,是一片净土,不是武术,不是战场。虔诚的攻艺者当专注不二地把精力、心力都用到艺事上。这是从艺时的初衷,也是我终生信奉的准则。
没有批评,就没有艺术。批评是一束智慧,批评是一份爱心,批评是一片袒露的真诚,批评是一腔恨铁不成钢的期待与厚望。批评,始终是攻艺者强身之本。批评滋补着我,批评健壮了我。人非石木,岂能忘情,因此我深深地感恩批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