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方言系列--------甘肃方言
(2013-11-14 18:28:51)
标签:
转载 |
甘肃境内汉语之方言分秦陇方言和陇中方言,(其中在此尤其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据史料记载:黄帝之后分封于蓟(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北京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黄帝语言),此说明天水是古黄帝部落语言之源头。此后面做专门阐述)当然在此两大方言交界的市县,诸如:甘谷、武山、通渭、陇西则分别具有了两大方言的特点,但定西,天水两地区个区县所操的方言均相通相近。
在今甘肃临洮(古狄道)县,无论城里乡下、公舍私寓,也不分学人文盲、职员农夫,都有一个张口闭口,须臾不离,且最容易将外来人同化的标志性口头语——“阿得”。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一个方言之谜,破解之道,恐怕只有借助于中国的古代史实
考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380年),秦王苻坚分使关中氐人十五万户散居方镇,坚送于灞上,诸氐恸哭离别,秘书侍郎略阳赵整因侍宴而歌曰:“阿得脂,阿得脂,博劳舅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当语谁”(《资治通鉴》卷一百四)。歌中之“仇绥”,元人胡三省已称“不知为何物”,可以存而不论;至于“阿得脂”,尚未见审音治史者有所考究,疑其即为临洮方言“阿得”的原形,而“脂”之一音或为原来所有,或为歌者所加,现则完全退化。
晋宣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武都氐王苻双率其众六千人来降并世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苻坚夺位称制后,其宫宦朝臣、边帅郡守多略阳人氏,故“阿得脂”当为前秦君臣通用之语。既然武都并无此语,则其必系氐人降迁之后所随略阳方言。然则何以略阳的原有方言竟变成为临洮的独有方言了呢?形成这种现象的唯一人为因素,就是略阳人口特别是当地豪户向临洮的大规模迁移和长时期居住。
略阳与临洮发生语言关系的主要纽带当系成纪豪户——陇西李氏。李氏由赵地迁居关中的始祖为秦国将军李兴族,第三代瑶、第四代信及第五代超分别为秦狄道侯、汉陇西侯和汉阳守,期间已由槐里(今陕西兴平)迁居成纪。
家世乡音也是迁移族群特别是豪户大姓“以示不忘其始”的活标本,屡屡西迁、世世显贵的陇西李氏当无例外。当然任何方言的形成,豪户大姓充其量只能发挥主导作用,“阿得”之跨地移植并累世存活,除了陇西李氏的传播引领,还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群众条件——略阳人的大量聚集,与陇西李氏一道构成了略阳方言的庞大载体和强烈互动,从而为“阿得”在狄道全境的扎根、蔓生提供了充分的活体支撑。
第二、空间条件——狄道地处洮河流域,远离关中,其间山水阻隔等等,均为略阳方言在狄道的移植、存活提供了一个相对缓冲、密闭的外围屏障,使得狄道方言最终抵挡住了其他语言的侵蚀,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阿得”方言岛。
第三、时间条件——自汉初至晋末,陇西李氏由成纪迁居狄道之时至少在六百年以上;至于由略阳迁徙流溢西来的普通百姓,其里居狄道之时亦多在百年以上,这就充分满足了“阿得”在狄道嫁接成活的时间要求。
综上所述,今临洮方言“阿得”并非临洮原产,而是赵整所歌古略阳方言“阿得脂”的异地演变形态。
语音特点:
1.声母
甘肃方言的声母同普通话声母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零声母字较普通话少
普通话四呼中都有零声母字。尽管实际发音时,这些零声母音节开头常带有一定的摩擦,但这种摩擦音比较轻微,有时明显,有时下太明显,所以声母位置是个“虚位”。
甘肃方言将普通话的一部分零声母字读成了有辅音声母的字。大致情况如下:
①不少地方将开口呼零声母字前加上了声母n或ng。例如:“安”、“挨”、“傲”、“恩”、“欧”等字,在甘肃临夏、平凉、庆阳等地加上了n声母,而在定西、天水、武都等地则加上了nag声母。还有其他特殊情况,如甘谷人读“爱”、“额”等字,前边加上g声母,兰州人在“饿”字前加上了v(唇齿浊擦音)声母。
②合口呼零声母字,如“我”、“文”、“屋”、“歪”、“忘”、“翁”等字,几乎在甘肃所有地区都将音节开头的音读作唇齿浊擦音v。
③部分齐齿呼零声母字,如“牙”、“眼”、“咬”、“硬”、“业”等字,在甘肃定西、天水、武都等方言中,前边都加了个舌面浊鼻音[]。
要纠正这类方音现象,须注意两点:一是记住哪些字是普通话中的零声母字,发音时注意去掉方言中的辅音声母。若是以u起头的字,发音时尽量拢圆双唇,别让上齿与下唇接触,减少摩擦。二是记住普通话中没有“v”、“[]”这两个声母。
1. 制达—这里
2. 雾达—那里
3. 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达
4. 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野个—昨天
6. 前儿个—前天
7. 后儿个—后天
8. 明儿个—明天
9. 年四个—去年
10. 蹭—厉害
11. 碟—吃饭、打人
12. 四火—试一试,
13. 南常—困难,不容易办的
14. 谝—聊天,说话
15. 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16.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17. 产活—好,舒服
18. 骚青—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9. 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20. 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 马卡—差劲
22.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23. 细香、戏法—细致、仔细。
24. 了杂列—很好,很美
25. 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26. 打圆—周围、附近
27. 麻达—麻烦、问题
28. 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29. 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
30. 克里马擦—快点,英文:hurry up
31. 逼列—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2. 噶达马西一和滩—乱七八糟一大堆
33. 列远—一边去
34. 都成送列—都成什么样了啊?
35. ….成马列—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马列,漂亮成马列
36. 饿贼—不太文明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37. 忒—很好,很棒
38. 饿—人称代词我
39. nia—人家
40. 再—咱们
41. 伙计—一般制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
42. 。。。。咧--…..了
43. 寺—是
44. 社—说
45. 包—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
46. 活试—合适,满意
47. 建议在西安女孩子不要说“锤子”二字,西安人都明白
48. 一案子起—一边去
49. 糟怪—撒谎
50. 能CHUA—CHUA在西安话中是不文明用语,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
外地的朋友看了一上的话一定一头雾水,其实很多话在古籍中都能找到影子。无论从发音和语法上都有。
51.忒涩-好得很,了咋咧
52.这儿这儿,窝儿窝儿--这里,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