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美食之旅——On Lot 10

(2012-06-19 17:47:04)
标签:

tt

香港

法国菜

美食

分类: 华南美食
香港美食之旅——On <wbr>Lot <wbr>10

由于大陆的西餐发展环境有所不足,西餐馆不是太过昂贵就是不够正宗。相比之下受英国统治多年导致香港的西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这里的西餐也相对更为地道,所以这次来香港我们把品尝西餐列为了首要目标之一。

尽管米其林在中餐上的造诣有限,但它对于西餐的推荐还是非常权威可信的。在多番比较之后,我们选择了On Lot 10,这是一家经营法国菜的小馆子,虽不如星级餐厅来得奢华,但性价比更高,同时也获得了米其林的Bib Gourmand标记(评审员推荐,专用于实惠而美味的餐厅)。

On Lot 10在服务上还是力求地道的,至少与我们在欧洲所体验的无二。由于菜单是全英文的,且多有法语语源的生僻字,因此服务员会耐心地介绍每道菜的材料和做法。另外,所有前菜和主菜乃至面包的盘子都经过加热,保证食物能更久地处于最佳的品尝温度。尽可能让顾客享受到最好的服务,真正贯彻“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是西餐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我们品尝的美食吧~(诸多法语词汇找不到合适的翻译,无奈只能直接引用了,尽请谅解):

前菜

香港美食之旅——On <wbr>Lot <wbr>10
Tête de Veau (thinly sliced, ravigote sauce)
薄切小牛脸肉配Ravigote酱汁

当晚最出彩的菜当属这道牛脸肉。过去曾在巴黎吃过作为主菜的牛脸肉,口感肥嫩柔滑,似入口即化一般;却不想当其作为前菜以冷食的方式呈现时,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效果。小牛肉风味本就较为清淡,冷食更是格外清爽。由于小牛脸肉富含胶原蛋白,经冷冻后会形成口感类似我国的肴肉一般的肉冻,却又比肴肉更为紧实、更富弹性,或许是因为脸部经常需要咀嚼的缘故吧。

这道小牛脸肉采用其传统的搭配Ravigote sauce,该酱汁是法国菜中常用于冷盆的酱汁,以油醋汁为基底并加入欧芹、刺山柑、面包丁、水煮蛋等调合而成。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与肴肉通常搭配香醋一样,这道菜同样采用了酸味以使整体风味更清新,并起到激发食欲以及解除油腻的效果。

香港美食之旅——On <wbr>Lot <wbr>10

Frog Legs (2 ways: meunière & velouté)
田鸡腿二吃:meunière & velouté

西餐的选材一般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但法国菜是个例外:蜗牛、鹅肝、块菌、田鸡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都能成为佳肴美馔。看到菜单上有我的大爱田鸡腿,便毫不犹豫地点上作为我的前菜,而它也确实没让我失望。

meunière和velouté都是法国菜中非常基础的烹调手法,简单来说meunière是指撒上薄面粉后以炒至焦黄的黄油煎炸,velouté则是以奶油汤炖煮。虽说是田鸡腿二吃,但事实上肥嫩壮硕的田鸡腿仅用于meunière,放进velouté里的是田鸡的身体,肉虽少却同样鲜美。我们讨论了一下应该分开单吃还是将煎田鸡腿蘸奶油汤,想到既然其名为二吃(2 ways),就肉管肉汤管汤去吃了,希望没有洋盘吧。

先介绍meunière:将田鸡腿简单腌制并撒上薄面粉以保持嫩度,在煎盘内将黄油同大蒜炒至焦黄,下入田鸡腿煎炸至金黄。上桌前需撒上欧芹碎并配以柠檬角,欧芹作用类似于中餐里的葱花,能提香却又不会像迷迭香、小茴等那般抢戏;而食用前挤上柠檬汁则能起到解腻的作用,同时柠檬的清香也能促进食欲。做法很简单,关键在于火候:需煎至外焦里嫩,使肉质处于恰好刚熟的时机,且美味的肉汁也被完好地锁住。

velouté其实就是最经典的西式奶油浓汤做法:将黄油与面粉炒香成为油面酱,再下入高汤澥开。通常的奶油浓汤会用鸡汤、小牛肉、鱼肉等肉类来炖煮,这里选用的正是鸡汤,不过别出心裁的是加入了田鸡的身体同煮,取其鲜甜味,既不浪费食材又能使整道菜的风味更一致。

香港美食之旅——On <wbr>Lot <wbr>10

Jumbo Asparagus (beef daube ravioli & taggiasche olives)
大芦笋配炖牛肉饺与黑橄榄

在西餐中芦笋是春夏季最名贵的蔬菜之一,每年4至6月芦笋当季之时,大小饭店皆挂出餐牌,食客也以大啖芦笋为乐。芦笋一般可根据颜色分为绿芦笋与白芦笋,白芦笋质地更为纤软,价格也比绿芦笋高出不少——不过这仅是指平日所见之绿芦笋,而像今晚所尝的如此粗大的绿芦笋就是稀罕物了。大芦笋吃来很有质感,且口感爽脆依旧,完全没有纤维的感觉,有些像节瓜;芦笋尖最是脆嫩鲜美,自然从来是最美味的部分。

这里的厨师选用意大利饺(Ravioli)和油橄榄来搭配芦笋,是颠覆传统却独具巧思的构想。将简单调味的炖牛肉剁成肉馅后包入意大利饺,扎实而醇香,与清鲜爽脆的芦笋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以酱汁将两者在风味上统一,这和中餐里芡汁的作用有些类似。此外,点缀以油亮酥香的黑橄榄,为这道前菜增添了一些鲜活的小吃情趣,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地中海风情。

主菜:

香港美食之旅——On <wbr>Lot <wbr>10

Roast Pigeon(AOC Bresse) salmis sauce
烤乳鸽(布雷斯AOC)配Salmis酱汁

先大概介绍一下salmis:是法国的一种烹饪手法,即将事先烤过的肉类(通常用禽类)置于酱汁中炖煮。这样做的好处是禽肉经火烤后脂肪走掉因此吃来不油腻,且会增添烧烤的焦香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只是使用Salmis酱汁来料理,且从鸽肉的色泽与口感可见其并未经炖煮,因此应该只是烧烤后淋上原本用于salmis的酱汁而已。

烧烤最重要的自然是火候,这一点做得还是不错的。鸽肉只有外部的一层呈现烤熟的白色,中间尚且保持着粉红,吃来鲜嫩多汁,带有鸽肉独特的甘甜滋味,是最佳的熟度。外皮也很香脆,在其最好的状态,不过腿和翅膀部分的皮略有些烤过头,嚼来有些老,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与广式烤乳鸽相比,个人中意中式乳鸽的皮脆肉鲜,也爱西式乳鸽之半生熟的绝妙风味,却遗憾无法兼得二者之妙。

AOC是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的缩写,即原产地命名控制,适用于包括葡萄酒、奶酪等各种法国食物。布雷斯区最著名的物产是AOC土鸡,也就是常说的高卢雄鸡的原型,而这样一个善养禽类的地区同样出产受到国家认可和保护的AOC鸽子。饭店从法国进口获得AOC认证的乳鸽,其对品质的追求可见一斑。

香港美食之旅——On <wbr>Lot <wbr>10

Locally Farmed Chicken Fricassée (morel & vin jaune)
炖本地土鸡配羊肚菌与法国黄酒

看到这道菜的名字,首先感到惊异的是香港居然也有土生土长的散养鸡!据服务员所说好像是有对口的养鸡场,限量供应新鲜鸡肉。无论这鸡是何来路,至少吃来很有鸡味,应该不是所谓工厂生产的肉鸡。

Fricassée就是用肉汤炖肉的意思,通常选用禽肉,偶尔也会用其他白肉(兔肉是经典搭配之一)。将禽肉和蔬菜同煮成肉汤,并加入酒和奶油调味,是常见的欧陆料理方法,其实基本类似于stew。这样的做法对肉质的要求很高,若炖煮时火候处理不好则肉的美味可能流失殆尽,让人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外厨师先将鸡肉切成大块后下入平底锅轻煎了一下再放入肉汤炖煮,这样可以使味道更香。另外由于这道鸡是两人份的,因此菜盘里有整整一只鸡,绝对能满足大胃口的吃货们。

肉汁已经过过滤,具体以哪几种蔬菜炖煮而成不得而知,唯一可见的是羊肚菌。这是一种法国菜中常有的小型菌类,有独特的芳香,因形似羊肚而得名。不过这里的羊肚菌好像比正常的要小一些,一开始甚至以为是葡萄干,即使吃了发现是菌类后也只是觉得“像”羊肚菌而已,经查证后方能确认。

Vin Jaune是法语中“黄酒”的意思,其实是产于法瑞边境侏罗区的一种白葡萄酒。相比烤乳鸽,这道菜里酒的作用就比较明显了,或许是采用了炖的方式因此酒味得以与鸡肉更好地融合吧。加了“黄酒”的酱汁不仅有鸡肉和蔬菜的鲜香,更多了一份酒的芬芳。饭店很贴心地将米饭同上,美味的肉汁拌上米饭永远是最绝妙的组合!只不过这样的味道居然有些像我妈最拿手的鸡翅煲,让我不禁产生了是在吃中国菜的错觉……


相比烹饪的高水平,甜品就没那么突出了,只是寻常餐馆的水准,就不多作介绍了。总体而言,On Lot 10有着浓郁的法式乡村菜的风情,味道还是比较地道的,是值得推荐的西餐。不过在创意飞扬的前菜之后,主菜尽管美味扎实却未能将情绪进一步推上高潮(或许有些苛刻了),甜品更是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本来非常不错的食物质量,但顾客品尝时的情绪却呈下滑趋势,令人感觉不尽完美。还是希望能再接再励,更好地设计一下菜单,不要辜负了这么出色的原材料和烹饪水平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