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之旅——重访皖南东至上海小三线后方化工区遗址 第五集:今日香隅

标签:
香隅化工园自强化工厂华泰化工华尔泰香口杂谈 |
怀旧之旅 ⑤
今日香隅
【画
1.
2.
【走马灯】
4月10日中午11时离开红星厂遗址,前往香隅化工园、香口水厂参观,然后回县城。
后方化工区虽然消亡了,但它留下了自强化工厂这颗弥足珍贵的“种子”。2004年9月,以华泰(现名华尔泰)化工等为基础,安徽省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地——香隅化工园临时机构挂牌运作,标志着化工园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当初,东至县委、县政府选择在香隅建设化工园区,一个重要原因是想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向内地转移的契机,依托华泰化工,充分利用其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优势,发展硝酸等基础化工的下游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化工产业集群。然而,这第二或说第三第四次创业的伊始,依旧困难重重。从地理环境上说,原自强化工厂的所在地形虽远好于“进山”的当年红星厂四车间,但实质上还是落脚于一片丘陵荒山地,根本不具备企业落户条件。但是,与我们上午在红星厂遗址所看到的,厂房设施全都被夷为平地的景象对应并形成反差的是,这里过去的荒山坡如今已被夷为了平地,而应声鹊起星罗棋布的是新厂房新装置。县委、县政府咬紧牙关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的拼搏,加之宏伟的规划前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们纷至沓来、投资兴业。2006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在此设立东至香隅化工园,为省级开发区,也是安徽省的专业化工园区。2007年12月省发改委批准东至香隅化工园为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四十年前我们“小三线”人播下的种子,已经在第二故乡东至香隅生根、开花、结果。当年开小车的司机吴李杰现已成了华尔泰化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现有年产18万吨浓硝酸、12万吨合成氨、10万吨农用碳酸氢铵、1万吨硝酸钠/亚硝酸钠、2万吨甲醇和50万吨商品蒸汽等生产装置,以及一座年吞吐量为80万吨的长江危货码头。浓硝酸产品生产能力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公司现拥有总资产4.6亿元,注册资本1.12亿元,土地600余亩,员工800多人,销售收入近5亿元,利税8000多万元,为东至县利税首户。此外,后方化工区留下的龙江水厂已更名为香口水厂,原有的设施不仅保证了现在化工园区30多家企业的生产所需,水管还延伸到县城,替换了过去未达标的居民生活供水;香口码头现在可停泊大型货轮。从铜陵到九江的铜九铁路和沿江高速公路早已建成通车,此外一座新的长江大桥正在附近抓紧建造,不久又有一条高速公路从江北过来在香隅交汇。香隅化工园区红红火火的前景仿佛在诉说,我们当年的热血和汗水没有白流!
“如果没有当年‘小三线’留下的化工生产基础,没有华泰化工这颗难得的‘种子’,就没有今天的化工园”,香隅化工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桂生对此深有感触。http://s12/middle/742ea62fha8f0944babf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