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015-10-07 19:03:31)
标签:

佛学

老子

教育

时评

文化

善计不用筹策”中的“计”指算数、计策、谋划;“筹”古代是指计数的用具(如竹筹),筹算;“策”指策略、测算。从字面上是指:善于算数的人不用计数的用具就能记得清清楚楚。再看看《河上公》对此的解释“善以道计事者,则守一不移,所计不多,则不用筹策而可知也。”其意思为:善于用道来谋划事的人,因自始至终坚守道,所谋划的事不会很多,因此不用计数的用具就能掌握所谋之事。善计不用筹策”译为有道之人善于用道来谋划事,不用借助计数的用具就能掌握所谋之事。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中的“闭”指关门、关闭;“关”指闩门的横木;“楗”指竖插在门闩上使闩拨不开的木棍,即锁。从字面上是说:善于关门的人,关闭没有门栓锁头的门却叫人打不开。而按照常规,要关闭门,则必须拴好门栓锁头;要打开门,则必须解除门栓锁头,这是一般程序。从程序上来说,没有门栓锁头的门却又打不开,似乎有自相矛盾之处;从实际的角度,请问没有门栓锁头的门是门吗?它要揭示的是什么道义?不妨参照《河上公》对此的解释“善以道闭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门户有关楗可得开。”其意思为:善于用道来抑制情欲并始终守护精神(指生命的精气)的人,不依照像门户打开门栓锁头那样的程序也可以开启守护生命之门。门的功能主要是防盗,同时告诫门的里头是禁地,这是不能逾越的“界”(如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由此可以理解,这种没有门栓锁头的门犹如用道德树立起来的无形的界,有道之人会严格遵守这种用道德树立起来的无形的界的约束。因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译为善于关门的人不用门栓锁头却叫人打不开,而有道之人严格遵守用道德树立起来的无形的界的约束,同时善于用道而不是依照像门户打开门栓锁头那样的程序来自如开启守护生命之门。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中的“结”是指在文字产生以前古人用绳子结扣来记事,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绳”指绳子、绳索;“约”指绳子,或约束,可理解为用绳子捆绑;“解”指解开、解脱。从字面上是说:善于用绳子打结的人,不用绳子捆扎却叫人解脱不开。这似乎又是一种违背常理的事,但它揭示的又是什么道义。不用绳子却能束缚人的手脚喻指有道之人可以用道所建立的无形戒律约束自己的言行。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河上公》的解释“善以道结事者,乃可结其心,不如绳索可得解也。”其意思是:善于用道义来团结事业的人(或共事的人),你能够与他交心,不要依照像解开绳索那样的程序就能解开心结。对上述这些话可作进一步解读为:“有”与“无”是老子思想体系中两个核心思想,而“无”却反映了道的本质。本章节着重从“无”的角度来诠释行善之人的微妙要诀。如驾车行走留辙迹是“有”,而善于驾车行走则无辙迹是“无”;关门用门闩锁头是“有”,而善于关门则无门闩锁头是“无”;捆绑东西用绳子是“有”,而善于捆扎则无绳索是“无”。若从“有”的角度来叙述,这是常规常理的事,并不能解释出做有道之人的微妙要诀。而本章节从“无”的角度来说明,这种玄妙让人回味无穷,不正说明:人的思想不应被这些有形的东西所束缚吗?有形的绳子是用来捆绑东西或人的手脚,是一种有形的约束;而道德犹如无形的绳也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对于有道之人,他会严格遵守道德的约束,是不需要用绳子去捆住自己的手脚。因此,“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译为善于用绳子打结的人,不用绳子捆扎却叫人解脱不开;而有道之人能够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同时善于依照道义与人共事、交心,如此一来不用依照像解开绳索那样的程序就能容易解开心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