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

(2015-06-16 16:43:12)
标签:

老子

佛学

教育

时评

文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中的“信”指信任、信用,或真心诚意;“不足”指不足够、或不值得;“焉”为语气词啊。《河上公》解释为“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诚信是人的最重要品性之一。何谓诚信?知行合一或言行一致是诚信。孔子在《大学》里谈到“诚”,如何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诚?孔子说表里如一,即说出来的与内心想的是一致。在重言与重行上,老子更看重行。俗话说:言必信,行必果。如何来检验所说的话是可信的?显然可以通过行动的结果来检验话的真假。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为君王失信于百姓(或君王的信用对百姓来说是不够的)啊!百姓同样以不讲信用的方式对付君王(即以其人之道而反之)啊!

    “犹兮其贵言”中的“犹”指犹如、好像是,实际上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贵”指重视、看重。可理解为由于君王只会发号施令,没有实际行动,而导致君王与百姓互不讲信用。由此可见,在对待言与行上,因为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所以更注重于行。

    “犹兮其贵言”译为好像是君王重言而不重行所导致的结果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