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四大基本特征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节指出“无名,天地之始”,即天地起源于“无名”的道。何谓无名?就是指没有形位(上下、高低)、无名分(贵贱、尊卑)。因为道无形位而拥有无限的柔性,所以它就不会受到有形的束缚,能够自由地穿行于天地间,穿行于万物的体内。由于道无名分,所以它不会与万物争名夺利,也不会居功自伟;能够居于谦卑之位,能与万物和谐共存。因此,无形位、无名分是道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道德经》中第四章节又指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即道作用万物时始终坚守冲和而居中的原则,只有如此,它才能虚怀不盈满。何谓冲和?若阳气盛,则可以通过增强阴气或削弱阳气以达到平衡;若阴气盛,则可以通过增强阳气或滋阴以达到平衡;同样,若阳气虚或阴气虚,也可以通过调节来达到平衡。正如《道德经》中第四章节所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为了让万物和谐共存于同一个天地间,对于锋芒毕露的物体,必须去除其锋芒;若事物间有矛盾纠纷,须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若万物中有智慧超群独特的,须冲和他们的智慧光芒而变得不那么突出。这就是冲和的机制。何谓居中?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平衡状态。道的初始状态是浑沌而无极性的,即意味着它是阴阳平衡的。由于阳气代表着能量,阴气代表着物质,所以能量与物质之间是均衡的。由此可见,居中是由道的初始本质决定的。因此,冲和而守中是道的第二个基本特征;而物质性又是道的第三个基本特征。
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节所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指道特立独行而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本性,周而复始地运行而始终不会懈怠。继续指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其中所谓大是指它作用无边界,包罗万象,包容无限;所谓逝是指道不断地向前运动去作用万物,没有固定歇脚的处所,意味着道的作用运动的永恒性;所谓远是指道行走高远、无边无际,寓意为道的作用遍及万物、无所不包,可理解为道的作用的普遍性;所谓反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折返的意思,即反复作用运动以致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不断孕育新的事物,其二是道作用万物时却能保持独立性,即不会融入或依附任何事物,否则道的作用运动就将停止下来,可以理解为道的作用的特殊性。因此,作用运动的永恒性、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道的第四个基本特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