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桥牌速效教学》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其中提到:
把一个群众项目的冠军放在第一位,接下去是亚军、季军……一直排到倒数第一名,倒数第一名后面跟着一个不会这个项目的普通大众。可以观察到,相关的技术水平和知识这两项内容,随着排队的次序逐渐降低,直到普通大众时降低到零,逐渐降低的过程,呈现的是连续变化的曲线,“技术曲线”或“知识曲线”几乎没有突跳的地方。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以及象棋都是这种情形。
已经成为群众性的项目,曲线一般不存在突跳,倒数第一和普通大众之间也没有突跳。
当我们观察桥牌时,平滑的曲线并不存在,特别是在倒数第一和普通大众之间,无论技术曲线还是知识曲线都发生了突跳!
《桥牌速效教学》谈到“突跳”要在普及桥牌教育中避免,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简明桥牌的设计完全符合这个原理。
简明桥牌根据游戏规则的难易程度分成九级,到第九级结束时已可无障碍接轨定约桥牌,从理论清除了上述知识曲线的突跳。
在简明桥牌第一级,发牌结束,立刻进入打牌阶段,因没有任何叫牌设置,一举消灭了上述倒数第一和大众之间突跳,实现了真正零基础入门!
用九级的简明桥牌解决倒数第一和大众之间“知识曲线”的突跳,在于这个突跳的高度比较高,有多高?相当于每个人胸部这个高度,这高度说高不算很高,但有难度,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翻过去的。
从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有人探索解决这个门槛高的方法,我在联众桥牌论坛就曾看到多个方案,因各方案都归结于增加一个台阶,所以总是不理想,这么高的一个门槛只增加一个台阶,满足了后面方便接轨定约桥牌则就满足不了进来的方便,反之迁就进门低则后面仍然吃力;如果放在中间,则两头都同时满足不了。
目前利用网上现有APP运作的这一级,属于第六级。而在线下,我们视参赛人员的程度相应取第一级至第六级之间的一个级或多个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