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2011-07-15 17:10:19)
标签:

《牛郎织女》

墨浪作品

连环画选页

杂谈

分类: 连环画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连环画《牛郎织女》是古老的传说,它给人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天上的织女爱慕人间,与地下的牛郎相配。二人不怕困苦,男耕女织,过着勤劳幸福的日子。然而织女却不慎穿上了天衣,飞回到天国,牛郎闻讯,带着孩子紧随其后追去。在天国,牛郎好吃懒做,只知享受,失去了在人间劳动者的本色。玉帝得知后,便将牛郎和织女分在天河两岸居住,让其继续男耕女织,过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只能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银河相会一次。
    这本连环画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画家墨浪先生。墨浪,原名王肃达,号赞虞,笔名墨浪。河北省武清县人,191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后在该校任美术研究员。为人清正廉洁,绘画功底深厚,画风古朴细腻。曾画过《冯木匠做黑板》、《石碣村》、《大破连环马》、《愚公移山》等多部古装作品。并与他人合作近二十多部连环画。《牛郎织女》是墨浪先生的鼎力之作。正当先生倾其心血,悉心作画之际,却不幸因故逝去。这部作品也就未能完成全稿,而成为先生的遗作。原画稿130多幅,现仅存107幅,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尚未完成的铅笔草稿。
    墨浪先生的画犹如工笔绘画,线条精致细腻,人物形象俊美,服饰物品逼真,意境栩栩如生。要让这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完整出版,重见天日,确实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有一位具备深厚绘画功底,而且风格又接近墨浪先生作品的画家,才能胜任此项续绘工作。看来要让“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相会”是如此之难呀!经过长时间酝酿,寻找。在北京连环画家谭元杰教授,连环画收藏家王家龙先生的精心筛选,热心推荐下,最终选定由姚柏先生担当起续画墨浪画稿的最佳人选。
    姚柏,广东普宁人,1946年生于汕头。先后与他人合作绘过《八仙闹海》、《龙犬驸马》、《城龙母》、《黄野人斗鹌鹑》等作品。姚柏先生接此重任后,决心不负连环画界重托。他用心揣摩墨浪先生绘画风格和运笔技巧,每日绘画,精工细作,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墨浪先生遗留的28幅连环画稿的续画工作。姚柏先生所画的《牛郎织女》,承上启下,既按照墨浪先生的原有绘画风格,又不受原稿的束缚,在某些地方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进行了大胆的改动,使画面人物显得更加渲染适度,飘然若仙。第105页,牛郎织女终于在七月初七喜鹊为他们搭起的鹊桥上相会了,一群上下翻飞的喜鹊围绕在他们周围,两个孩子也怕打扰大人,懂事的藏在妈妈身后。牛郎和织女幸福地依偎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尽的绵绵情话,那温柔多情的点点眼泪,纷纷洒落人间,变成蒙蒙细雨。姚柏先生将此情此景表现得活灵活现,情感真挚,神采灵动,充满动感,也把美丽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既保留了墨浪先生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又体现了姚柏先生较高的艺术造诣及深厚的绘画底蕴,不但完成了墨浪先生的临终夙愿。也终于让《牛郎织女》四十年后得以“鹊桥相会”。成为连环画坛值得称颂的一段传奇佳话。
                                                     (本文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孙琪)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墨浪连环画欣赏之《牛郎织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