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区钢框架结构设计总结
(2017-05-27 12:30:44)
标签:
6度钢框架钢结构抗震 |
一,规范条纹
抗规5.1.6, 6度时不规则建筑,应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截面验算
1,抗规1.0.2条,6度设防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2,抗规3.1.2, 6度区,除了规范有具体规定外,乙丙丁类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抗规5.1.6条,6度区一般建筑、以及生土房屋、木结构房屋,应符合有关抗震措施要求,但允许不进行抗震截面验算。
4,抗规8.1.3,6度区,50m以上,抗震等级四级;50m以下,无抗震等级。
二,对于规范规定的理解
1,6度区钢框架如果是规则结构,可以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否则也要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并满足抗规的规则性等指标要求。
2,结合抗规8.1.3条纹说明,对于低于50m的钢结构,在6度区,可以不用满足抗震的“作用调整系数”和“构造措施”,其实规范对于钢结构的内力调整也几乎没有。构造措施主要是长细比、宽厚比、节点构造等。
3,抗规8.2.5条强柱弱梁调整和8.2.8条强节点弱构件调整,虽然规范上体现的是承载力计算,但是个人感觉应该属于抗震构造措施范畴,对于低于50米的6度区可以不满足。雷总和冉总支持此观点。
4,高钢规2015的8.2.4条纹说明,对于8.2.4条关于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计算,适用于所有抗震等级,也包括可不进行抗震计算,但应满足抗震构造措施的低烈度区结构,这似乎对于6度区24~50米的建筑是有点偏于严格的。
三,结构设计注意
1,6度区允许采用外露式刚接柱脚,但是刚接柱脚的刚度有限,靴梁式刚度大些,但是仍然很难满足抗规8.2.8条,这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铰接柱脚。铰接柱脚构造简单,但是对于结构需要满足位移比等要求时,调整梁柱刚度,则使得结构位移比变化较小,不满足时,宜加支撑。
2,,6度区低于50米的建筑,梁柱节点,翼缘可以对接焊缝等强连接,腹板螺栓按最大剪力计算,并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不必按照腹板的抗剪承载力去确定螺栓数目。
3,
对于高烈度区的梁柱节点,在塑性铰区的需要满足抗规8.2.8条,但是塑性铰区以外的,不需要满足,比如远离塑性铰区的拼接节点。仲总支持这一观点。
4,
结合上面第3条,时候可以推出这样一个观点,在大震时结构仍然处于弹性时,即梁柱端均不出现塑性铰,是不是也就可以不用满足抗规8.2.8的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