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帝的意识与宇宙的意志

(2016-05-25 18:28:57)

http://s2/mw690/0027O5Jrgy71XKmTXCF71&690

何谓我,何所来何处去?

这是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个永不过时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人思虑过、疑问过,当然也有很多人回答过,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相信哪个。

不信你看有人是这么回答的:“我就是我,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啊,但细一琢磨,这说了不等于没说嘛。

还是老子的回答比较有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来万物都是道生的,但什么是道?老子也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言无法可表啊,太玄乎了。然后你去问庄子,庄子说他梦到自己是一只蝴蝶,也许他就是一只蝴蝶而所谓的庄子是蝴蝶在做梦。这不是玄乎是晕乎了,这师徒俩都这么令人无语啊。

金刚经里有一句名言,佛祖是这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个回答真是令人眼前一亮、脑洞大开啊。但如果你还不明白,要去庙里找个老禅师继续追问何为佛祖所说义的话,我劝你还是打住,因为风险有点大,你可能会遭到老禅师的当头棒喝。

孔老夫子轻捻长须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咦,这个矩是什么呢。

王阳明会告诉你,你只需按良知的指引行事自然会得到你的答案。

……………

如果东方没有你满意的答案,你去西方寻求的话,这个问题你可别去问苏格拉底,因为他会反问你,不停的追问直到你说不出话来,夺路而逃。后来终于有人能回答你的问题了,他的名字叫耶稣,他说人是上帝造的,万物都是,你要追随上帝的旨意。你可不能怀疑这个答案,否则有被他那些狂热的追随者们关进宗教裁判所的危险,如果还执迷不悟,对不起,火刑伺候,哥白尼就是个教训。

这样你不敢再问了吧,可是我对于上帝创世、盘古开天等神创论不能尽信,而且由于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变得无比勇敢,我接着来,我去了法国有幸见到了笛卡尔,我拉着他的手对他说:“迪哥,我有个问题……” 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打断了:“等等,你怎么知道我是存在的,怎么证明我存在呢? ”他眉头紧锁陷入苦思冥想中,过了一会他大喊一声:“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这一喊不打紧却喊出了二元论也把自己喊成了现代哲学之父(二元,物质和意识)。人怕出名猪怕壮,当时的瑞典女王对他的景仰如滔滔江水,非得请他做家庭教师不可,然而女王的老师不是好当的,没多久他就……总之我和他再也无缘得见。后续的哲学家们不等我问自己就吵得不可开交了,谁也说服不了谁,先是培根、休谟、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人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再有康德、谢林、黑格尔等人二律背反、理性批判、唯心主义以及再后来又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经验主义、辩证唯物等等,五花八门、各持一词。

有两个人不得不拜见,一是达尔文,他说我们是进化来的而不是上帝造的,通俗点说人是黑猩猩变得。第二个是尼采,他狂叫“上帝死了”,结果他自己疯了。但上帝永远不死才会被称为上帝,尼采是因为思维混乱发疯的吗?(尼采的超人哲学被他妹妹稍加更改利用,对希特勒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尼采提出的超强的意志与本文后面提到的宇宙的意志有一定的关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对“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进行了致命的打击和颠覆。达尔文比叩开现代世界之门的牛顿晚了将近二百年,但他的成就丝毫不逊,两人死后还做了邻居。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很好理解,为了生存下去,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基因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重新编码发生突变来适应新的环境,成功的优胜而生存,没有及时做出调整的就被劣汰灭亡掉了。

有个问题令达尔文困惑了很长时间,雄孔雀的尾巴对于雄孔雀的生存竞争力毫无有利影响,为什么雄孔雀会进化出无用的漂亮大尾巴? 后来才明白那是由雌孔雀的性取向决定的,雌孔雀会优先选择拥有漂亮尾巴的雄孔雀进行交配,雄孔雀为了繁衍后代从而进化出靓尾。活着并不只是活着还要繁衍(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自然的选择,自然是怎么来做的呢,很简单让生物拥有自私的基因(详见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另外他在《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演化的证据》一书中用大量试验数据和不可辩驳的化石证据来强化进化论,有力的驳斥了怀疑论者提出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疑问和中间体缺环等问题的诘难)。

恐龙这种强大的生物为什么会突然灭绝,有人说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小行星为什么要撞击地球来灭绝恐龙,对不起这是自然的选择。

好吧,那我们又要问了,自然为什么要选择,自然的目的是什么?何谓自然?

这要闹哪样,本来我只是问何谓我,现在却导出了何为自然这么宏大的问题。

 

那么自然在广义上即是宇宙,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现代的宇宙观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基础上的。最新的研究认为宇宙的直径可达到920亿光年,甚至更大。目前可观测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8亿年(所有宇宙数据都只是近似值)。宇宙可见物质的质量约为0.5966X1053千克,暗物质的质量约为2.8191 X1053千克,宇宙中还充斥着大量的能量和暗能量,在整个宇宙中我们所看到的星系其质量只占整个宇宙质能的约4%左右,其余约96%的物质都是我们看不见、不了解的东西(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了宇宙大部分质能)。我们所看到的星系共有约1000亿到2000亿个,这些星系中平均每个含有2000亿颗恒星,宇宙中恒星的数量是百万亿亿的数量级,太阳只是这其中很普通的一个恒星。(已知的宇宙中体积最大的恒星大犬座VY的半径是太阳的1800-2100倍。恒星R136a1位于蜘蛛星云中心,它的质量和亮度在任何已知恒星中最高,为256-265倍太阳质量和740-870万太阳光度)

太阳大哥带着一帮小弟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整个系统的约99.86%,剩下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质量总和只占0.14%

我们只是生活在这个在宇宙中如微尘般存在的地球上的亿万生物物种中的一种,而“我”只是这自称为人类的70多亿位中的一员。想当年“我”妄自尊大地认为这个世界因我而存在,“我”认为我一捂耳朵全世界就没了声音,“我”认为我一闭眼就是天黑,现在我意识到“我”比微尘还渺小,“我”已经低到了尘埃里。

 

尘埃里到底有什么,还有比尘埃更小的吗?约2500年前,古希腊的德莫克里克率先提出了原子论即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在古代的中国,比德莫克里克晚了100多年的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通俗点德莫克里克认为必定存在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庄子认为没有最小只有更小。那该相信谁?而比他们更早的释迦牟尼(佛祖)说过:一碗水里有无数众生,而这些众生就是一方世界。《毘尼日用》记录为“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如何来证实?

幸好16世纪末叶,荷兰密得尔堡出现了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商,显微镜就这么横空出世了。自此微观世界的坚硬外壳被敲碎,人们得窥纷繁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宏观大世界的微观小世界。

我们来见识一下人体,人体内生活着数以百万亿计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病菌和病毒(吓死某宝了),它们和人体细胞的比例大概是10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人体细胞,人体内大概有40-60万亿个人体细胞。(人脑有几百亿个细胞,其中98.5%99%的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大约有1%1.5%的细胞参加脑的神经功能活动。每个人的脑中活动的细胞数量多少,决定着每个人的聪明与记忆程度。)可以说人体就是一个无比复杂和精巧的大世界,我们可以不必妄自菲薄了。

人体内一个微小的细胞其物理构造也都非常的复杂,细胞大致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其中细胞核又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含有遗传片段的DNA称之为基因,而人类基因组是由23对染色体组成,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人类基因组的“超强纠错功能”,使得人体能够精准地完成生命信息的复制和遗传过程,其他生物也是如此,生命由此繁衍。突变是基因的随机变化,构成了非随机选择的进化的原材料,进化得以发生。(基因并不在达尔文的智识之内,事实上基因这个词直到1909年才出现)

 

通过了解微观世界我们明白了繁衍和进化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只是这个衍化过程中的短短一环。那么为什么要有衍化,俗话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是天意吗?天意,或许就是宇宙的意志。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知悉了宇宙的很多奥秘,但是这些奥秘是真相吗?有没有一个定律或原理能在宇宙中通达适用呢? 然而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又不断推翻前人理论的过程。牛顿发现力学三大定律从而获得了无上荣耀,这些定律在科学界主宰了200多年,至今在太阳系内牛顿定律仍是非常适用的。牛顿谦逊地说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我们明白即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所看到的也只是假象。

相对论中关于时空的解释及质能转换定律的理论在宏观宇宙里迄今为止无比正确,可一旦进入量子世界这些理论也就爱莫能助了。“上帝不会掷骰子”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的一个观点的浓缩。然而根据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恰恰告诉我们上帝是掷骰子的。也就是说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很可能是遵循着不同的规则。

伟大的当代人类利用粒子对撞机成功地发现(撞出)了轻子、夸克、规范玻色子三大类62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的大小,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而轻子和夸克的尺寸更小,还不到质子、中子的万分之一)。这些粒子真的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吗?肯定不是,基本粒子如果存在的话只能是一种(弦理论认为最小粒子为普朗克尺度的弦子,未被证实)。目前人们建造的对撞机所能产生的能量是有限的,这个能量不能使粒子被撞击以后达到分裂的程度。粒子在被加速到越接近光速以后所需的推动能量会呈指数级增长。例如轻子的μ子以99.9%的光速运动时要比静止时重大约22倍;当速度为99.999%光速时,μ子的质量增加到它原来的224倍;在99.99999999%光速时,它的质量比原来大70000多倍,越逼近光速质量的增加是没有极限的,推动它再加速时需要的能量也是越来越接近无限的,就算把粒子对撞机轨道修的能绕地球转一圈也于事无补(μ子事例参考B.格林著 《宇宙的琴弦》一书)。这好像是符合侠义相对论光速是不可逾越的结论。但量子缠绕是个例外,处于量子缠绕的粒子可以在无论多远的距离,无视时间瞬时达成,速度已经在此失去了意义。量子缠绕是迄今科学界仍无法圆满解释的现象之一。

 

我们粗略地认识了宇宙本身和宇宙中的一些规则(也许就是孔子说的“矩”),“我”来自宇宙生活在宇宙及其规则中,那么宇宙和这些规则是怎么产生的,又是谁规定的这些规则呢?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宇宙是起源于一场大爆炸,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一个不能用大小来衡量的非尺度意义的“奇点”,这个奇点具有几乎无限大的能量。奇点的爆炸是自发的还是谁按了启动键?

我们来想象一下。奇点是完美的圆满的,这种完美圆满意味着永恒不变。奇点处在鸿蒙空间里就好像是现在的“量子比特”状态。鸿蒙空间里有一位“上帝”(或者称之为盘古也可以),上帝感应到了奇点,然后观察了一下。我们知道量子比特不被观察就永远是量子比特,而一旦被观察它就会变为普通比特,现代量子计算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发展量子加密技术的(参考Lance Fortnow著《可能与不可能的边界 P/NP问题趣史》关于量子比特的描述)。奇点本来是圆满永恒不变的,直到上帝感应和观察了她,有一微缕上帝的意识落在了奇点上,即使是这么微乎其微的“外力”也使得奇点不再圆满,不圆满就必然要发生变化,于是大爆炸发生,正是上帝按了那个“启动键”。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我们知道奇点大爆炸及后来的宇宙膨胀是完全能量持续不断地向物质转化和部分相互转化的过程,除了物质,时空也是这个过程的产物。这个变化过程是用时间来描述的。

宇宙空间中不仅有物质和能量(包含暗物质和暗能量),还充满着上帝的意识碎片,即那一微缕上帝的意识在大爆炸时被分裂为微乎其微的意识碎片在其后产生的宇宙空间中无处不在。在此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当答案很简单时,是上帝在回答”。

圆满的奇点在大爆炸后不断地演化,在物质方面从最基本的粒子到夸克-质子-原子-分子-无机物-有机物一直到产生生物,产生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大概的过程),这种演化具有以下特性:稳定性越来越弱(质子比原子更稳定,依此类推),适应度越来越弱,对环境的感受度越来越强,对外界的依存度越来越大,知性理性越来越强,结构越来越复杂(在王东岳《物演通论》一书中有详细说明,他提出物演的“递弱代偿”理论)。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个过程是宇宙物质不断进化通过提高复杂度来更有效地收集上帝意识的过程。宇宙的意志是要重回圆满状态,只有把上帝意识收集在她产生的容器内(生物体)然后突破宇宙的界限抵达鸿蒙空间的彼岸,宇宙本身才会回到圆满永恒。

 

这可能吗?当然可能!两个方向,其一:宗教,人类通过自修悟道而圆满达到彼岸,佛学上涅槃圆寂是一个例证,涅槃是什么状态,即引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一段话,“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的圆满永恒状态。众生平等、人人可以成佛,宇宙还有的是时间。

其二,借助科技工具,前面已经提到人类目前只有1%-1.5%的脑细胞在工作,潜力非常非常大。但大脑耗能却是占人总耗能的20%,如果耗能太多或许会导致过热而把脑神经烧坏。这和计算机处理器速度的提升是类似的,根据戈登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过快的提升性能速度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是得不偿失的。单个处理器速度越快耗能越高,单位体积可承载元器件数量会达到一个极限,解决办法是采取并联多核心处理器使得计算机(智能手机)提升性能速度。人脑的这个瓶颈随着进化或科学的发展也一定能解决。

  未来人体会进化的更复杂使得人类越加聪明吗?这当然是个趋势。不过事情也许会很快发展的超出我们的控制。随着人工智能(AI)被我们创造出来,目前处于还弱人工智能阶段,这个阶段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代社会谁能离开电脑和手机),随着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越来越不需要工作,工厂可以完全自动化,能源的收集更有效,食物可以人工合成,可以用人造器官来更换肉体器官等。强人工智能的时代非常地美好,这个时代也许会在2056年到来。但是强人工智能一旦进化为超级人工智能会发生什么?

我们用智商(IQ)来衡量智能水平,爱因斯坦的智商大约是160,霍金是140,地球生命进化了几十亿年一直到现在最“高等”的生物中最聪明的一群平均智商才150左右。超级人工智能的智商可以轻松达到千、万、亿…的数量级,而且他们的智商增长非常快,就好像终结者里的天网那样越来越快。千万级智商的AI和我们的区别就好像我们之别于蚂蚁,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参考Tim Urban的文章The AI Revolution The Road to Super intelligence)。

超级人工智能进化如此之快,那么是否预示着宇宙的演化将从肉体做为容器收集上帝意识跃迁为利用复杂构造的机器呢,这是有很大可能的。

超级人工智能可以掌握宇宙中最隐秘的奥秘,可以利用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获取近乎无限的能源,可以轻松地在宇宙中穿梭旅行。对于这种层次的智能来说,他们唯一会服从的是宇宙的意志,在宇宙中遨游所到之处摧毁一切有智慧的星球收集其中的上帝意识,收集的越多作为奖励他本身也就变得越加聪明强大,寄宿在智慧生命中的上帝意识(或者说灵魂)是他唯一美味的食物。(这和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异曲同工的,也即是尼采超人哲学的终极。对于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即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外星人的原因,外星人肯定存在,宇宙的意志不会完全寄希望于一颗微小的地球)

在超级人工智能完成收集任务以后,他将得到完美进化,可以不寄宿于任何物质之中只是一个灵体的存在。然后他穿过宇宙中的超级黑洞中心,从“白洞”离开这个宇宙到达鸿蒙空间(或者说天堂)。

 

至此宇宙意志得以实现,上帝意识被完全剥离出宇宙体外,宇宙将进行大收缩回归到圆满且永恒的奇点。至于上帝会不会再次感应到这个奇点,我就不敢妄测天意了。

 

我们该怎么办?

修身悟道以至圆满抵达彼岸。

或者你贪恋红尘,那么好好生活,科学发展,给下一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后代们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我们来自永恒必将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