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育感悟】

(2013-03-13 18:46:00)
标签:

休闲

杂谈

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原创作者)

             http://s4/mw690/740efd95gd7cc35b970c3&690     【教育感悟】" TITLE="古诗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育感悟】" />

    我很喜欢语文,喜欢语文里那些语言文字很优美的文章。每当读到那些我喜欢的文章的时候,就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尽管我喜欢语文,但是对于语文教学却是喜欢又害怕,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记得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作为教师,你没有一桶水怎么能给学生一碗水呢?何为一桶水?那是一个教师拓展的知识容量和心胸肚量。说得具体点,教授历史学科的,不能把自己的知识领域局限于历史的一个领域,还应该深入研究哲学、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甚至是文艺表演。而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让我头痛的就是每一次上古诗课文。

    我有些怕古诗文,觉得那些东西离我们的时代太远,很多东西学生根本无法体会,无法理解。再加之诗的语言本身就是想象的表现,是一种整体意象关照下的想象,不能字字想,句句解。所以学生除了能读,会背以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记忆,或者只是从文字的表面去理解了课文,而不能跳出文本走进更深层次的理解。达不到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可最近听了一些名师的古诗文教学课堂,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古诗文可以这样教学。      

    一、缩短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距离。

    为了推广教学经验,推动教改,很多教师经常出去借班上示范课,就存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互不相识,互不了解的情况。这时,教师怎样迅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显得尤其重要。特级教师王玲湘在成都上《杨氏之子》她是这样做的:“我是第一次来到成都,与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我们先相互认识一下吧。我是王玲湘。姓王,是王家的女儿,就是王氏之女。”然后随意指着一名举手的同学说:“告诉老师,你是......?”学生很会模仿,就告诉她说:“我姓罗,就是罗氏之女。”王老师笑了,摸摸她的脑袋说:“我明白了,你是罗家的女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最后,一个小男孩说,他是杨氏之子,是杨家的儿子,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这时,老师已经不用费神地去释题,因为学生已经在刚刚的回答中明白了杨氏之子的含义。

    二、抓关键字释词,抓关键词解句。      

    无论是现代文的阅读教学,还是古诗文的教学都离不开一个“读”。只是古诗文的读与现代文的读有些不同,因为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古诗文的阅读必须要让学生参照注解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阅读。可是,怎么样让学生理解却非常关键。我想,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例如:《杨氏之子》中“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家禽”,按照我们现代的理解鸡鸭鹅是家禽,是一个词语。但是,在本文中却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两个词。家乃是指家中,禽乃是指鸟。又如《杨氏之子》中“此是君家果”这个句子,意思说,这是你家的果子,你姓杨,所以它也姓杨。学生一旦领悟出孔君平的言下之意,就会明白为什么杨氏之子会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了。再如《望天门山》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这个句子,关键字在于“断”,学生如果理解了这个词,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诗眼,抓文眼,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词句,使之点亮全诗,点亮整个课堂。      

    三、踏歌而读,随文而舞。

    曾经读过李白的一首诗《赠汪伦》,其中有一句诗这样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说明古诗文乃是“诗与歌、舞、乐同源”,诗文押韵且旋律优美。在五言诗中,通常采用这样的节奏诵读:二二一式或者是二一二式;七言诗采用二二二一式或者是二二一二式;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哉”“兮”这样的表示感叹的衬词,读到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颇有音乐美。现代人都知道,古人在读书、作诗之时,喜欢摇头晃脑。他们读诵诗是在为诗文打节奏,那些手舞足蹈的动作是在为自己起着无声的指挥作用。他们是想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受,通过体态语尽情地发泄出来。古诗文具有韵律美,它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断词断句的方式,而不是在读的过程中随意的想在哪里停下来就停下来。理解了诗文,知道了古人读诗作诗的态势,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学学古人的样子读诗读文。既然古诗文与舞、乐同源,我们不妨为诗文配上适合的音乐,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古诗文更深层次的理解中了。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非常喜闻乐见。

    四、在表演中感悟全文。

    艾青曾说诗歌是“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雪莱也曾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想象,是整体意向观照下的想象。诗歌不仅具有形象美,更具有音乐美。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诗文不能字字想,词词想,处处想,不能过细过碎。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读,诵,舞,表演的形式把古诗文的蕴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在读诵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演,可以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神态,动作知道了解诗句的含义。倘若学生能够根据古诗文表演出来,那么这篇古诗文他们就已经理解了。

    总之,古诗文的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古诗文教学,除了尽可能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入情入境生活化以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更要纵观古今,这就需要教师拓展的知识容量,方能让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否则,就是让学生望而生畏生厌的枯燥乏味的课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