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清学情ba向发力

(2025-07-02 12:21:56)

 

成功教学考理论的基本要求是“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认清学情是基础也是前提,而学情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总体认识、班级认识和个体认识都很重要。如果学情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确,掌握不到位,凭主观想象,有可能在教学中做出错误决策,导致的后果就是“会”的目标大打折扣。

让我们以2024级高考复读生非赋分科目为样本作一分析:

语文入口:理科重点班100.5分,平行班94.1分;文科重点班102.8分,平行班97分。各班差距不大。增分目标是10分,着力点在哪里,需要认真研究。要吃透学情,必须精准到每位学生,现代文、文言文和作文三大类深刻剖析,分类施策,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英语入口:理科重点班78.8分,平行班61.4分;文科重点班73.8分,平行班59.4分。和语文入口相比,英语重点班差距25分左右,平行班差距30多分。这个差距就是英语的第一步增分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着力点就是“三基”的记会、学会和用会。

我们再看看物理。物理入口成绩重点班52.5分,平行班35.4分。物理成绩和数学相似,一轮复习着力抓好三基,尤其要在三基的理解、运用和一题深解上下功夫。

历史去年入口成绩是比较高的,平行班64.4分,重点班超过70分。如此高的成绩,可否说明识记基本过关?一轮复习应该抓什么?如何抓?

首先还是要认清学情。通过找高考失分点,汇总失分点,研究确定失分原因。通过对失分原因的归纳分析,就失分点变成得分点的教学措施达成一致,最终确定一轮复习的教学着力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实现增分目标。

关于历史一轮复习,大家经过讨论,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应届生和高考历史低于60分的复读生,一轮复习着力于三基的识记理解运用,在学会记会用会上下功夫;复读生中高考成绩60分以上的学生,一轮复习在做好三基识记理解过关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在用会会用上下功夫,在一题多变一题深解一文深读上下功夫。后者不用另外出学案,与前者的区别主要是星号题,题量多少科任教师根据学情斟酌,题不在多,重在变形。历史学科尽快拿出一份老师们认可的整改意见,也给其它学科以借鉴。

入口成绩得分率超过60%的学生,一轮复习着力点如何倾斜?这一问题各科都存在,历史学科更典型。大家要认真研究。

招生季已经到来。无论是假期班还是长期班,学生入学后,除了做好入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抓紧摸透认清学情。不仅老师要认清,学生也要认清。只有认清学情,才能达成共识,精准施策。

最简洁有效的办法就是分析今年的高考试卷,找出失分点,汇总失分成绩,分析失分原因,师生共同认可。这一步做好了,就能真正找出失分原因。

针对失分原因,靶向发力,研究如何将失分点变成得分点,并将具体措施细化分解到一轮复习全过程,每一章节都有明确的教会学会的目标任务。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能不断接近目标。

附: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一、历史基础知识不能光靠死记硬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在一题深解中理解巩固。

二、应届班和复读B班基本处于一个水平,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要加强,重点班和复读A班则在能力提升及素养提升上要多下功夫。

三、基础知识部分,增加时间轴及思维导图,使知识体系化,便于学生整体掌握。

四、预习及课堂习题部分,在前期讨论中已经强调了分层设计及一题深解,后期制作学案过程中这两点保持不变,在材料的选取上,从易到难,逐步提升。题型不能只选选择题,选择及材料解析都要有,以便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学科综合素养。

五、今年的高考中文言文有所增加,所以不涉及也不可取,要选择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试题,让学生首先克服心理上对文言文的畏惧,再提升难度,形成梯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