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脚踏实地推进成功教学考理论

(2024-08-07 12:25:35)


新课改条件下如何上好新课和复习课,总校从战略层面做出了规范,战术层面如何落地,各实体正在结合自身学情进行探讨实施。

    昨天晚上,在教研群看到兰州成功高三各团队陆续发布的内容,一一看过,感到耳目一新。我对罗斌团队的六位老师的落地措施进行了梳理,其中历史老师周静波的文章干净利落,层次清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一、高三一轮复习课的预习课:预习课是为正课做准备的,预习课就是查找问题,主要从会的知识中找不会的,方法就是将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量化,此阶段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都要过关。具体操作如下:

1.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和预习要求。

2.学生开始预习导学案,此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闭卷阅读学案内容,用黑笔填写自己会的知识点和题目;第二阶段,学生开卷,通过翻阅教材,用红笔补充填写不会的知识点和题目。

3.勾画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进行背诵。因为是复习课,所以此部分的内容并不会在课堂上讲解,但是该背的还得背,该记的还得记 ,否则后边的题就不会做。

4.对识记的知识点进行检查,默写、老师盯抠、同学互相盯抠的方式都可以。

二、正课:主要是解决问题。对预习学案进行全批全阅,登记错题学生,依据错题,汇总问题。一轮复习选题主要以高考真题、模拟题或双基检测题为主。具体操作如下:

1.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回顾预习课上的知识点,对所识记的知识点进行再检查,如大部分同学对于识记的知识点还是有问题,再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继续识记,如少部分的同学有问题,下课后找这部分同学再盯抠。

2.错题讲解,通过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让做错题的同学对于错题进行讲解,讲题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引导,主要让学生讲。

3.做变形题,依旧让做错题的同学做,通过做题检测问题是否解决。变形题应来源于高考题或高考诊断题、模拟题,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果断舍弃 C类题,变形题也可以是学生的自主命题,但是老师要选出高质量的变形题。

4.当堂检测,第二节课最后20分钟,让同学们当堂检测,通过做题再次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错题的学生下课通过盯抠再解决问题。

5.最难把握的还是题量,题量过大,徒劳无功。给学生留出变形题的时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有益处。

其他几位老师的落地措施也都很给力,例如政治老师郭菁菁 “解决完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问题”的认识值得肯定。我们常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什么?伤其十指很快就会治好,所以等于没有伤,只有打歼灭战才能赢得真正的胜利。罗斌老师 “杜绝学生做不完或没有时间思考和变形练习”这句话,是一轮复习的难点所在,如果把这一问题解决好了,二轮复习就不用再炒一轮复习的剩饭。

大家普遍认为,导学案量太大,一些老师贪多求全,萝卜快了不洗泥,最后就变成对答案,囫囵吞枣,一无所获。这与“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是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一定要杜绝。

看完罗斌团队老师的发言后,意犹未尽,又一口气看了其他几个团队老师的发言,老师们对成功教学考理论理解到如此高的程度,确实感到欣慰。兰州高三应届这两年的变化很大,核心团队思路清晰,化繁就简,不拖泥带水,在轻松愉快中推进成功教学考理论,值得肯定和借鉴。

想想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还在为要不要教辅资料而争吵,在为如何编制学案一次次沟通交流,在为教学考匹配每月都批评整顿。一年后的今天,这些曾经的争论争吵都烟消云散了,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进步吗?这种进步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成功在改变人的教育之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中等生将会由于我们的存在而改变命运。

前段时间初中又要将新学期学案统一印制成书,我再次表示反对。原因明摆着,在统一的导学案框架内,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情删减,如果不加筛选,原汁原味拿出去,量太大,必然消化不良。

如果学科组编制导学案属于第一次备课,那么每位老师必须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主要任务就是筛选。这次总校公布了第一批指导教师,大家要带头践行做好二次备课,将二次备课的成果讲给新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随时调整,两三个星期后基本就能稳定下来。

包括高三应届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应该将二次备课的成果在各学科群展示,与大家分享,互促互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