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新学期开学初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09-07 11:00:10)

 

  新学年顺利开学了。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兰州成功学校还是河西成功学校,今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幅度较大,新老师和后勤楼管服务人员新面孔较多,而教室、宿舍和场地等硬件设施跟不上来,诸多乱象纷至沓来。

   这是正常的,不要过于大惊小怪。

  先说生源质量。高考中考复读、各年级插班生中,都存在一些双差生。注意我说的是一些而不是个别。这些学生只有二三百分,但是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谈恋爱者比例很大,一些学生已经变坏了。这是基本学情,我们不能否认。

  再说师资队伍。新加盟成功的老师,尤其是新加盟的政教和楼管,对成功的“四严”管理的内涵理解不够,运用不力,导致学生队伍中暂时存在的乱象不能有效制止。

  而我们各实体的首长教学任务繁重,各种事务缠身,应付推进正常运转疲于奔命,显得力不从心,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一些问题只能任其自然。

  怎么办?

  提出几点建议:

  一、头脑清醒,思维冷静。这是每年都存在的问题。只要高度重视,直面应对,假以时日,肯定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二、两手抓。一手抓教职工培训,一手抓学生纪律约束。

  三、建议将九月定为“教育整顿提高月”。针对最近出现的问题,抓住重点要害班级楼层宿舍和个人,制定科学实用的策略,必要时家长还得配合,有执行有监督,责任到人,有序有力推进,相信一个月的时间局面完全可以转变。对实在不能教育过来的也也采取断然措施,绝不能养痈遗患。

  四、同时也建议将九月定为“成功系列创新教法培训月”,要制定目标措施,落实到人头。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应用,力争百分之百的老师做到活学活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

  五、遇事要动脑筋,多商量,多探讨。不要埋怨,不要自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教育之所以是神圣的,它是要让人转变的,言行乃至思想转变的过程,是艰苦的,也是痛苦的。完成这个转变,需要知识,需要修养,需要智慧,需要赞美,需要苦口婆心锲而不舍的毅力,同时还得有惩戒。

  六、如果能当好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你就完全有能力当好一名市长。面对如此数量的人,基本管理是一门学问,投机取巧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不要急躁,不要气馁,而是要抖擞精神,勇往直前。同时发生矛盾和问题要及时上报,不能不管不顾,更不能藏着掖着,以致于小事变大事,不可收拾,就不好了。切记。

  

 附:任校长落实对策。

 

     早晨,集团领导就开学初存在的典型提出了六点要求,总体来说就是学生教育和教职工培训。根据王总指示对这两方面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和措施:

    一是关于学生教育。要以指导班主任为单元,对宿舍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问题学生,通过宿舍评比、学生会督查、家长监督、政教处突击检查等方式,防止、纠正、基本杜绝宿舍里抽烟、玩手机、不休息等现象,定位重点楼层,重点学生,先整顿教育,给整改机会,对一些屡教不改的不可姑息迁就。尤其对欺凌学生要及时发现,及时清退,不可养虎为患。昨天参加教育局会议,几位局领导在讲话中欺凌学生都反复讲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政教处治理方案较详尽扎实,一定要落在实处,不能纸上谈兵。

    二是教职工的培训任重道远,不仅培训老师,也要培训职工,不仅培训新老师也要持续培训老教师,两手抓,有效推进。认真落实校本培训成果,集中学习、公开课示范、师带徒、集体备课等方式齐头并进,无论用什么方式,要提高有效性。同样职工的培训也要及时跟进,特别是楼管老师,工作方法,个人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都要作为常态工作去抓。树立典型,推广先进,通过评优罚懒树立行业自豪感。最近初中的楼管胡国霞,河西的楼管王君兰工作积极努力,爱生如子,深得家长学生厚爱,影响力很大,值得推广学习。

    三是指导班主任进一步调整角色,从教育教学教研全面着手,独立运行,把人权财权下放到指导班主任,学生招生,老师招聘任务都下移到指导班主任,加强指导班主任独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分解管理压力,提升管理效果

    目前,总校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的推进,实体要创造性的做好落实。九月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月,抓好了后期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会事半功倍,抓不好,则焦头烂额,事倍功半。所以,各级领导都开动脑筋,想策略,出点子,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能回避、麻木、推卸、隐瞒,群策群力,直面问题,一定会达到预期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