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宫一号:空间对接技术解读

(2011-09-20 12:26:55)
标签:

天宫一号

中国航天

空间交会

空间对接

空间站

空间实验室

军事

分类: 转载
http://res.news.ifeng.com/79149b265eb1d598/2011/0807/rdn_4e3df70798af3.jpg

    “天宫一号”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将完成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与相关实验。“空间交会对接”,是建立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然后再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其连为一个整体。

 

http://res.tech.ifeng.com/06ebe02092136f0a/2011/0803/ori_4e3946e3010ca.jpeg

天宫一号模型

 

    在对接时,需要两个航天器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对速度要接近0。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两个航天器的速度都很快。就像是地面的两辆急速飞驰的跑车,要让它们的距离必须一直保持在1米左右,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之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我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中国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造船是为了建立空间站,建站是为了科学实验,这就是我国自主建立空间站的原因。飞船在太空飞行一般是在一周左右,它所能进行的科学实验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是有限的。只有空间站可以长时间的在太空中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还有进行太空产品的开发研制。

 

    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掌握这项技术,等到需要使用空间站时再来建造就会落后了。

 

    空间实验室的建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个宇宙飞船的组装对接而成的。“天宫一号”也是如此,我国在未来计划要发送神州八号、神州九号、神州十号,然后把这三个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组装对接,这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空间实验室。而要想实现飞船的对接,首先就需要有大型的火箭能够把重量很大的飞行器发送到太空中,还有就是需要具备人们长期在空间站生活的设施,以及解决火箭对接的问题。

 

    空间实验室就像是一座空间大厦,是在太空轨道上逐步组装起来。当各种部件在地面上设计完成以后,借助大型的运输工具,也就是能够进行大运载的火箭把大的部件送入到太空,这是地面研制技术。还有组装技术,包括比较实用的机器手,因为大的部件是无法靠人使用的,需要使用机器手。

 

    建设“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国际空间站的构造属于横架式结构,也就是说在距离大气层300-400公里以外的空间上有一个大梁,在这个大梁的有些地方可以接太阳能帆板,在一些地方建造各种实验舱。”“天宫一号”也是选择在距离大气层300-400公里以外建立。

 

    我国目前研制的“天宫一号”采用的是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的生存条件,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天宫一号”里的配套设施一般必须包括氧气呼吸装置,废气吸收装置,防止空间的辐射照射装置以及宇航员长期生活具备的各种条件。其中产生动力的推力舱、生活舱、实验、接口等都是空间站上比较重要的装置。

 

    若要在“天宫一号”里工作和生活,还要考虑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其中包括氧气装置故障,或控制陀螺失灵,甚至连厕所不能用都能称为是大问题。所以在建造时需要考虑到各种紧急应急措施。像国际空间站,一直都有个联盟号飞船在为它保驾护航,如果空间站出现问题,它可以进行维修,还可以接宇航员回到地球。航天飞机的拉动力系统可以定期为空间站加速,使空间站一直在自己的轨道内运行。如果氧气装置出现了问题,还可以运用制氧的原料自己制氧。

 

    “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预计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交会对接以后,2020年我国将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http://res.news.ifeng.com/79149b265eb1d598/2011/0819/rdn_4e4e1a62242f9.jpg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

    用中国自己研制的火箭和飞船,载着自己培养的航天员飞上天,运行一段时间后准确回到预定地方,神舟飞船已超额完成任务。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

    “天宫”系列是为“第三步”做技术准备的。到2015年前后,中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第三步:空间站

    空间站使用寿命能达到10年左右,仅核心舱就有20吨。目前最需要的技术支持是“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

 

    “天宫一号”计划流程

 

    第一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升空。“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的特例,主要为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详细]

 

    第二步:发射“神州八号”无人飞船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用于中国的空间对接试验,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详细]

 

    第三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

    整个对接过程必须保证接合平稳,不能剧烈摇晃。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是超高速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详细]

 

    第四步: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并对接

    “神舟九号”究竟要搭载多少航天员飞天,现在尚未确定。对此,戚先生表示,“神舟”飞船目前满载是3人,“而对于完成‘神舟九号’的任务,两人已经足够。”[详细]

 

    第五步: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并对接

    “神舟十号”未来也将直奔“天宫”。这3艘飞船是被一起生产的,也是“神舟”系列首次转入批量生产,它们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或有人的交会对接,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空间实验室。[详细]

 

    第六步:首个空间实验室基本建成

    “天宫一号”是为建造真正的空间试验室做技术准备的,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到2015年前后,中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详细]

 

    空间对接技术概述与名词解释

 

    空间对接的四个阶段

    空间交会对接,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整体。对接过程中,追踪飞行器的飞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详细]

 

    四种对接机构

    空间对接机构有四种:“环-锥”式机构、“杆-锥”式机构、“异体同构周边”式机构、“抓手-碰撞锁”式机构。[详细]

 

    四种对接类型

    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实施必须由高级控制系统来完成,根据航天员及地面站的参与程度可将控制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详细]

 

    测量系统

    先进的测量系统可以称作是航天器间进行交会与对接时的眼睛。近年来,激光雷达因具有诸多优点而倍受青睐。[详细]

 

    目标航天器与追踪航天器

    在空间交会与对接中,一个称目标航天器,是准备对接的目标;另一个称追踪航天器,是与目标航天器对接的对象。[详细]

 

    未来展望

    未来的空间对接测量技术发展中,微波交会雷达仍将是可靠手段之一。无人航天器也广泛使用交会与对接技术。[详细]

 

    空间试验室与空间站的概念区别

 

    空间站(Space Station):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小型的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较大型的可分批发射组件,在太空中组装成为整体。

 

    空间实验室(Space Laboratory)是一种可重复使用和多用途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设备。在概念,空间实验室与空间站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功能,可能是一种空间站,也可能作为空间站附属,或航天飞机搭载的空间设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