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探索从“量本利”转变到“价本利”
(2012-03-20 11:13:03)
标签:
联合重组宋志平中国建材量本利价本利系统优化内生式成长产量增加 |
分类: 公司研究 |
但是现在包括水泥产业在内,中国很多产业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后,产品大量的积压,再进行产量增加不但不能摊低固定费用,还将增加变动成本,流动资金也随之紧张。
中国建材探索从“量本利”转变到“价本利”,即在以销定产的大思路下,首先确保一个合理的产品价格,加上降低成本,以此取得利润,而不是靠盲目增产。
在过剩经济和饱和市场的情况下,在量不能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建材实践了新的成长方式和盈利模式——成长方式是区域化战略,把水泥企业联合起来,而不去建新线,加增量;盈利模式不再着眼于量的增加,而是着眼于稳定价格,然后降低成本来取得效益。
内生式成长是企业经典的成长方式,主张企业把自有的资源做到最大的发挥。但在今天这个眼睛向内过剩经济、高度饱和的市场里,光考虑自己是不行的,必须考虑系统,必须考虑系统的最大优化。一个大企业,一定是在资源集中和优化的过程中来壮大的,这也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环境变了,企业的成长方式也必须改变。
从风险角度看,现在以存量优化为目标的联合重组,比增加产量的新建式扩张要安全得多,因为在高度过剩和饱和的经济情况下,联合重组成功的概率在增大,从过去大概25%的成功率,到了现在的50%左右。
通过联合重组,企业不仅得到了资源,还融合了竞争对手。市场带来的协同效应大过了联合重组中的整合成本,所以成功的把握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