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2015-08-02 22:01:45)
标签:
育儿高考教育 |
分类: 土鳖原创 |
孝敬父母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土鳖教育研究院最新成果:家风中孝的程度与孩子学习成绩成正比。
孝则心安,心安则家和,家和则人心静,心静则学习效率高,效率高则成绩好,成绩好则课余活动多,而后综合能力强,而后家族兴旺。反之,易推。
孩子只知道学习拼成绩,心中只装着自己没有父母,这不是缺德,是无德。如果说自己是个好人,父母却不会因为自己的孝顺而甜蜜,只能说所谓的好人是伪装。
生活、阅读和写作都要心静。静才能体会其中乐趣。智慧缘于生活,读书丰富生活,写作表达生活体悟,一切都折射着乐趣。然而,这种乐趣需要宁静之心方能体会。
宁静从何而来?
从心安。
心安最基本的要求是无愧父母。
土鳖上学时认为,如果父母给了生活费我却搞不定学习,就是不孝。然而,我发现父母曾经给的不仅是生活费,还有孝顺和睦的家庭。看到今天的孩子们缺乏孝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反思,家风如何?孝父母方面我们的示范如何?孩子们真的只需要生活费吗?
曾见过兄弟姐妹若干而父母老无所养的悲惨故事。兄弟姐妹互相推诿,没有谁真正担负起让父母安享晚年的责任。只要有一个孩子愿意承担,父母就不至于晚景凄凉。老人晚景凄凉的家庭,一定缺少温暖——最起码的善良都没有,全是私欲。
对孩子“好”可能出于晚年需要孩子,不见得一定是爱或者善。赡养父母,在物质世界里是没有显性直接回报的,只求一个心安,一家温馨。孝顺的动机是最基本的善良,是一个好人最根本的判断标志。
连父母都不用心管好的人,心中一定充满了私欲、嫉妒、贪婪、懦弱、虚荣(只用一个词的话是无能,如果不改变无能的现状,一切结局就是活该),内心世界所造就的家庭气场,会实实在在地熏陶孩子,是无论怎么掩饰都不会改变的。当孩子们心里感染了这些浮躁的东西,还能安心学习吗?成绩不好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如果更有甚者和孩子们说自己如何如何来掩饰,会更让孩子自私、迷茫和虚伪。
孝敬父母的家庭,欢乐和温馨,整体气场造就孩子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如此心境,自然学习效率高,成绩好,心情棒。
【特别说明不孝者有出息的情况:是以欲望作为驱动力,牺牲健康和快乐作为代价的,之后会遇到无法突破的瓶颈。这个瓶颈出现有早晚,须长远分析具体情况。在初中或高中就学习斗志丧失的,瓶颈出现较早,大学时、工作后、功成名就后都可能发现这个瓶颈——欲望超出了个人能力,伪装能力因为修养不足不能持续,技巧方法于事无补。直接报应通常是晚景凄凉。】
家有老,是一宝。每一位老人都是我们品格的试金石,是家庭温馨与否的直接反映。老人安康,心中安康。孝敬父母,并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我们良心的需要、心安的需要、修德的需要。
既然是亲生父母,何必在意其他兄弟姐妹怎么做呢?他们不做,把这对活宝接到自己家里更好。老人也是宝贝,懂事的儿女该是抢着赡养父母才对。
土鳖由此推断,任何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背后,很可能是一对不孝的父母。孩子的成绩不好,未来的人生连累父母,则是父母不孝的果报。
至于有人反驳说自己的父母当年就不孝顺,我只好说:孝敬父母真的是你自己的需要,不是父母的需要。做好你自己,让孝顺的家风从你开始,让你的孩子因你而平静学习,踏实善良勤劳快乐,让你的晚年平静而幸福,难道不好么?
再高明的伪装也无法掩盖本质欺骗良知。
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和公理一样,是不必证明的。非要证明,就看现实中的反证。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需要,不是老人的需要。
家有老,是一宝。
为了找回内心的平静,都回家给父母揉揉肩吧~!
你会发现,父母那里有天堂。
蟑螂才尽
201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