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enjiandong111
wenjiandong1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学的思维: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点球成金》是一部财经片

(2015-06-17 12:57:27)
标签:

股票

经济学的案例

财经

经济学的智慧

好莱坞大片

1.高分的好莱坞财经片《点球成金》

 

几年前看好莱坞电影《点球成金》(money ball),印象深刻。故事好,寓意好,而且是财经电影。话说好莱坞有各种各样题材的电影,什么动作片、灾难片、科幻片、体育片、励志片、财经片、传记片等等,不胜枚举。看过的观众会说,《点球成金》是体育片,同时带传记和励志的意思。但是,我要说,这是典型的财经片。我完全不懂棒球,可是我看到了其中的经济学。

 

《点球成金》是关于棒球的,但是这个棒球不是体育的棒球,而是财经的棒球,是经济学思维的棒球。有好几次上《微观经济学》课程,我都让学生观影,并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或者让他们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点评,或者让他们归纳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其实布置这些题目时,我都差不多忘了剧情了,但是牢牢地记住该电影的要旨就是财经元素。为了判卷,我重新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始就调动了我的情绪。比利所执掌的球队“运动家队”是一个穷队,老板很抠门,给予的预算很有限。一开始,巨星吉昂比离开该队,这对“运动家队”不啻是一记重击。当其他资深星探口沫横飞地嚷嚷着要再买一个明星回来时,比利反问道:Can we afford?经济学来了!经济学强势插入!

 

2. 棒球经济学

 

比利决定利用有限的预算去买合适的球员——对,是买,买一个人,球员。看看,再一次的经济学!可是比利出师不利,他遭遇了胖子比德布兰。本来这一单生意是水到渠成的,不料被该球队的胖子给生生搅黄了。那个胖子叫彼得布兰,是耶鲁毕业,经济学专业。奇怪吧?一个棒球队雇佣学经济专业的人!干吗呢?做分析!但是这个球队又不怎么重视他。于是比利干脆把这个胖子买回来了。看看比利下决心买胖子的场景吧。比利问那个彼得布兰为什么搅黄他的买卖,彼得布兰滔滔不绝地亮出他的理论。当那个胖子说到:you don't buy players, you buy wins。哈哈,帅哥皮特——比利的扮演者——眼睛顿时亮了。此时此刻,映衬着比利的两眼放光,烘托气氛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响起。听这个时候的音乐,想到其中的经济元素,一下子血脉喷张。那个胖子不是棒球专家,而是经济学专家,来自耶鲁经济系。OK,经济学有用吧?后来证明,这是因祸得福。比利真是慧眼识英雄!

 

影片的核心是,如何成功地经营一个企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市场中取胜。比利要利用既定的预算赢得尽可能地多的比赛。他做到了!正如影片结尾时红袜队老大称赞的:你用4100万美元打入季后赛,而且没有用戴蒙德、吉昂比、伊斯林豪森和佩纳这些大牌。杨基队每赢一场要花140万美元,可是你只花26万美元。就是说,比利是以经营一个企业的方式来管理这个球队,而且成功地做到了在既定成本开支条件下的收入最大化。

 

在这部电影中,经济学充斥了整个棒球赛程:

 

    生产要素的市场交易。为了赢得比赛,比利不断地买球员、卖球员,卖出一个高价球员,买回若干个高成长性的潜力股球员。

    价值发现。买球员像选股票一样,比利不断发现价值,不断发现有潜力的球员。其中,那个胖子彼得布兰是最大的黑马,比利的成功有那个胖子的一半功劳。

    市场的好处。球员的买卖表明,市场交易能给双方带来利益。

    竞争价格。不同的球员年薪是不一样的,市场交易价格——转会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年薪和转会价格是在竞争的市场中形成的。真正地体现了一分钱一分货。

    资源配置。球员的买卖也是一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

    金融工程。比利计算如何买卖球员,如何搭配球员,用到了模型和数据。这其实可以与金融工程比拟了。

    竞争。竞争是残酷的。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冲击着剧中的每一个人,其中一个球员在赛季表现不佳,就直接被赶回家了。

    传递市场信号。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那个老星探否定了一个球员,原因居然是,居然是,居然是该球员的女朋友很丑。这也太损了吧?然而那个老星探认为,该球员缺乏自信,没有霸气,在赛场上首先就输了气势。哈哈,简直是匪夷所思,这是多么奇葩的理由啊。当然,你会说,这是好莱坞式的幽默。是幽默,但是也是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传递信号的理论。这个星探不无道理。所以各位,找朋友时一定要高富帅、白富美哦。不然找工作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看来,按这哥们的理论,我得主动和爱课程网商量商量,撤回这个慕课,免得影响爱课程网的前程,呵呵。

    创新。比利做了前人未做的事情,把经济学的思维引入到棒球,把金融工程的方法引入到棒球。这就是创新,创新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可是它也有风险,比利就差点被另外一个老胖子——那个教练——给害死了。说到那个胖子,还真是有几分气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想让哈提伯首发?没门,我偏要让他坐冷板凳。

 

3.经济学是什么?能干什么?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深刻地体会什么是经济学。如何买球员,买哪些球员。这个工作以前是靠星探来做,这是直觉,是经验主义,靠拍脑袋就行;但是科学的做法是,利用模型,利用统计数字,进行精准的计算,这是现代经济学。经验主义的直觉是有问题的——它不就害了比利吗?害得比利没有上斯坦福,走入了其实没有优势的赛场。好在比利走出赛场后以经理人的身份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了经济学的重要性。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经济学可以干什么。红袜队用比利的经济学赢得了1918年以来的第一个全国总冠军。胖子彼得布兰不就是学经济学的吗?可是他为“运动家棒球队”效力——进行分析工作。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去很多领域的,可以在公司里做经济学家,甚至可以受雇于工会。你想想,在工会和资方谈判,要求涨工资时,依据呢?依据由经济学家提供。

 

4. 最后的堂吉诃德

 

比利成功了!看起来这也是一个励志片。比利真的成功了吗?至少影片是这样暗示的。可是,如果你懂经济学的话,你会知道,比利在经济学上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影片的最后,当红袜队愿意以年薪1250万美元聘请比利去当总经理时,比利拒绝了。比利想,我原来为了钱放弃了斯坦福,现在我不能再为钱犯第二次错误。比利的梦想是,我就要让运动家队赢得世界冠军。比利失败了!正如片尾时比利女儿最后唱道,爹地是一个loser guy。

 

比利的失败是注定的。一分钱做一分钱的事情,这还是经济学原理——回报和投资成正比。运动家队那么点预算,怎么可能赢得红袜队和杨基队呢?如果比利做到了,你让那些资本大鳄情何以堪啊。比利怎么就忘了他最开始说的话:can we afford?你真想改写经典经济学吗?

 

比利说:我不想为了钱犯第二次错误。可是他还是犯了错,从另外一个角度犯了错。竞争的市场中,一个人的才能被社会的承认程度是体现在年薪上的——再次是经济学原理。比利是在运动家队做的贡献大,还是在红袜队做的贡献大呢?相应地,你希望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任正非去乡村支教吗?如果不想为了钱犯错,那么,先赚到这些钱,再做慈善,不是更好吗?更有效率吗?这又是经济学的思维。再说,比利不去红袜队,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错配。你想想,将一辆加长林肯交由出租车公司经营,而不是交由婚庆公司经营,这不是资源错配是什么?比利就是那辆加长林肯,但是死守在出租车公司。

 

比利的选择证明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人们不可能总是理性的。同时,正是这样的选择,让我们的世界变幻多姿、充满色彩,从而更有活力和意义。我们需要这样的loser guy

 

比利最后的选择犹如死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虽然他未坚守经济学到最后,可他还是英雄!经济学说,比利应该像比尔盖茨退学创立微软一样去该去的地方,但是我们很多人内心世界也希望,听从内心的召唤吧,就算那个梦遥不可及,哪有如何呢?我们努力过,这就够了(这里经济学的思维与现实世界的思维又出现裂痕,不用纠结了,让理论家去解释吧,如行为经济学)。

 

因此,比利是唐吉可德,但他也是他女儿的英雄,更是我们的英雄。

 

5. 万人迷皮特

 

女生们别忘了,那里面的主角可是万人迷Brad Pitt啊。记得曼昆《经济学原理》里解释什么是经济租(即某些明星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收入,我们在慕课里没有讲),解释为什么很多明星赚那么多钱,赚的钱可以买私人飞机时,特意附了皮特的照片,然后写上文字:Good looks pay! (翻译者梁小民——我的老师啊——妙译:漂亮值钱!)呵呵,何等的铿锵有力啊!(从这里,我有知道了pay的特别用法)。

 

看来我们大部分人是没办法走皮特的路子了,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了,悲哀啊。那么好,各位hard hard study day day up吧。祝各位今后:

 

High knowledge pay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