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天津市区清真南寺和清真东寺。天津12.

(2016-11-02 20:17:46)
标签:

新天津

分类: 新国内

2012.6.10.从清真大寺出来,过了北马路,在西马路有个“天津清真南大寺”的牌楼,过了木牌坊50米就能看到清真寺。红桥区的这一带,一直是回民的聚集区。此地有三座清真寺。刚才看过的那座,一般被叫做“清真大寺”;在其马路对面的大丰路和小伙巷交口处有个“西北角北寺”。

 

 


西马路牌楼后面的这个,叫清真南寺,也叫“西北角南寺”,以示和附近的两寺区别。在中国,“回回”民族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辗转奔波,征战、屯田、经商,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迁徙到那里,清真寺就出现在那里。清真寺的建筑形式也多少本土化了,现在在中国可以看到形式各异的清真寺。 

 

 


这座古色古香的清真寺前,空地不大,平常都挤满了摊贩。清真寺的正门一直锁着,不知道何时开启。三开间的山门是中式的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进深一间的门殿外悬挂经文、汉文匾额和楹联。前檐接出卷棚廊厦,厦内顶上有“圣旨”盘龙蓝底匾额。廊厦下原有石狮,左右各有偏门,门前有上马石。门楣上嵌“清真大寺”的砖刻。

 

 


我国清真寺建筑特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庭院数进,宽敞明静,曲栏环绕,松柏碑亭,典型的中国庙宇式建筑;有古朴雄伟、雕梁画栋、大殿宽敞的中国宫殿式建筑。正门两侧有两个便门,上边的文字告诉我,这两个便门始建于民国。

 

 


我从右侧门进去,院子的看门人让我进去拍照。里面有个傻乎乎的老男人一直跟着我。院子不大,先看看卷棚廊厦连接的山门殿。廊厦悬挂着“明善复初”的匾额,两旁书写着以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等不同时期的题匾为蓝本的楹联,这越发显得这座清真大寺的深厚底蕴。修行之人,明善复初,惜福惜缘,惭愧感恩,动静之间,明心见性,方可定慧。殿内四壁装饰有砖刻木雕,也悬挂经文,有汉文匾额和楹联。

 

 


走到回民礼拜的大殿前,主体建筑为抱厦挑脊殿顶结构,建在九级台基上。可见大殿顶上耸立三座葫芦亭。建筑外檐为绘有花卉几何图形的红漆彩绘。主殿庄严肃穆,气势恢弘,楼阁为同治年间所建,160年历史,中间书“纯一”二字,映衬康熙年间所题“清真无二”。大殿前廊地上有地毯,脱鞋后可以进殿去做礼拜。

 

 

 

 

没有走进大殿,反身走下台阶。殿旁有一块石碑,上刻着“认主独一”大金字。院子南面是洗净房,北面 
有经房。这些耳房、厢房有回廊和山门殿连接。

 

 


转了一圈出来,遇到一位回回女士。聊天之中,她自称是西域回族的后人,还接受过电视塔的采访呢。看其相貌,还真有新疆人的特征。在寺院外的菜市场买了些菜,回家吧。

 

 


2012.6.11.昨天遛了两个清真寺,想起在我家楼下,就是现在“大悦城”的地方,原来也有个绿球顶的清真寺。由于城市拆迁,被迁址到了今晚报大厦的附近。早应该拍一下那个绿顶的寺院,现在都拆光了。

 

 


早晨去南开2马路菜市场买菜,顺便带上相机。先往今晚报大楼走。很快就看到了清真寺由四个小球顶簇拥着的金色大穹顶。寺院外围全部被装贴着大理石的建筑围绕。窗户和门的造型是伊斯兰风格的。

 

 

进了寺门,看门的很健谈。该寺叫天津东寺,原址在南开区回民聚居区的一纬路东口。东寺有百年多的历史,是南开区唯一的一座清真寺。

 

 

 

 


迁建到此处,扩建了面积,成为了两层楼的寺院。建成了中国、阿拉伯合壁式的清真寺建筑:大园顶、拱形门窗、攒尖塔挑。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中阿文化的融合交流。

 

 

 

 


走进礼拜堂,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礼拜大殿是土木结构;有油漆彩画,挂着匾额,墙上有壁灯、门灯。抬头看穹顶,真是很漂亮。一圈天窗透进的光线,把厅内照的很亮。

 

 

寺内有讲堂和男女浴室。浴室宽敞卫生,来沐浴的穆斯林川流不息。在门房有很多小册子,分发给进寺的回民。

注:寺名不一定准确,请朋友们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