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年前还辉煌的开平碉楼如今人去楼空。广东27.

标签:
新广东 |
分类: 新国内2 |
2011.4.15.早晨6点起床,餐后7点,那个摩托司机关先生就来了.我拿着旅游图直奔最远的斜楼.早晨还是有些凉,我让他开慢一点.真的有20公里,路上就零零星星的不少碉楼,最印象深的是耀华楼,我儿子学校的名字.楼的上部就有3层,很好看,回廊4面都突出.有半个小时才到南星里村的斜楼.斜度有10度以上了,已经倾斜好多年了.楼倒是很一般.阳光从楼的边上射过来,摄影的人最喜欢照这个.
转圈看了一遍.开平还有很多的农田阿,从斜楼到锦江里的路上,原野的风光很好看.路上也有无名的碉楼.坐摩托10几分钟来到锦江里,村口有石砌的大水塘,古树,2层的小楼上写着"锦江里".卖票的还没有上班.这还了的?世界遗产地啊.,我就大声嚷嚷:"到点不开门,我要投诉!!......".门卫只好让我和司机先进去,回来补票.
村子也很小.有3个主要的碉楼和一个古祠堂.先看到是"昌庐"和"茂岚楼",边上是"睿臣楼",4方的楼体有3层,每层每面3个窗户.楼上部3层,有变化了的造型顶,和4个突出的圆柱形堡垒,挺好看的.然后看了最主要的锦江,瑞石,升峰三个楼的外观.管理的人还没来,进不去.就把村子遛了一遍,那个祠堂没有特色.就一块石碑是老的.站在村子的大堤上,看3个楼的全景,景区图上的照片就是在这里照的,堤上有世界遗产的大石块标志.
干脆先去旁边的长安里去看看.有一个3层的碉楼,是村里,唯一还住着人的碉楼.九层的"长安楼"."俊庐"的彩色灰雕还在,罗马柱和青砖的高墙.磨砖对缝,活细啊.可是没有子孙来要这个楼了阿!现在的人啊,也一样,还拼命的买房子.
回到锦江里,拿钥匙的人可来了,一个劲的道歉.又跑回那3个主要的楼,登楼.先上了中间的锦江楼和左面的升峰楼,里面的布局都差不多,都有8--9层楼高,在顶层都悬出一些,布置有枪眼,便于射击,都有存水的设施,大门是铁的,里面有大的门闩和机关.这2个楼是由景区管理的,不要钱.
我到右边最好看的瑞石楼,这个是私人的,有楼主的第6代孙女在收钱.开口要20元.我扭头就走,那个摩托司机一个劲的讲价,最后10块钱上去看看.还真值,里面都是当年的情景和用品还有照片,是很完整的一个雕镂的代表.楼开始留有管家,慢慢的就没人管了,但是一直锁着.现在景区和楼的后人谈不妥,只好有私人来管理和收费.瑞石楼的外观和里面都是锦江里最好的.钱没有白花的.
出了村,一路上看了"光第楼"和"庆云楼","东升楼","中坚楼"(双层的帽子,字迹很清楚,宣传图册有此楼),联登楼,华盛楼,燕平楼.约20分钟到了马祥隆景区,有3--4个村子,几乎没有人,景区很大,碉楼多也分散,只有"俊庐"和"昌庐"可以上去.是最费时间的一个景区.每个村都有一个全村避难的楼,平常也做哨兵用,一般是集资修的,建在村口.碉楼以外是很多一排排的平房.村里的树林很不小,还有竹林,小路两旁的树木很茂盛.
在去立园的路上看了颐庐和屏庐,余庆楼.强安楼.立园太漂亮了.看了那些破旧的碉楼,到了立园的门口反差很大.门外的广场,大门,和进门的广场,都修的很好.不远的小山坡上,用绿植种出巨大的"立园"两个大字.园内有一个歌舞表演区和开平代表性碉楼的微缩园.
再进一个门才是核心景区.最主要的是"泮立楼"和"泮文楼",都有9层.泮立楼是哥哥的,富裕些,有一个木雕金漆精品,当年就花了3万美金.有4个老婆;23个孩子.2个楼都有手动的抽水机,把水抽到楼顶.家里就有自来水了,也能用抽水马桶了.非常值得看的.有2个花园,一个纪念大哥二夫人的小楼.一条他们家自己挖的河和码头。
河有10米深,挖了一年.船运来的金银珠宝,直接通过码头的地道进去.园内的地道很多,通不同的仓库.河水穿过2个花园,码头有牌坊,其两边是2个高高的大铁棍,叫打虎鞭,镇住对面的虎山.花园有"鸟语庭"养鸟,"花香庭"养花.是德国的风格,顶上5个钟楼一样的小装饰亭子.有2个2层的晚香亭和思源亭.泮立楼的边上还有"晃庐","明庐""稳庐",是其他成员住的地方,现在都是展览和卖纪念品的."乐天楼"是全家防匪的地方,最为坚固.
不远就是自立村,是<<让子弹飞>>的拍摄地.进村口的湛庐,是村中唯一还有住人的碉楼.其余14座都没有人住了.村中央的池塘后面,就是那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碉楼.非常适合照相.有铭石楼,冠云楼,叶升居楼,是可以上去的.把3个可以上去的都看了一遍."铭石楼"最好看.就是<<让子弹飞>>中,拍发哥拿望远镜的那个镜头的地方.楼的里外都确实值得玩味.里面的展示也很充分.在楼顶看村里村外的全景,有2--3个楼已经斜了.
导游给讲了几处拍摄地点.幸亏和老婆看了<<让子弹飞>>.姜文挺有才的.把所有的15座碉楼都看了,出景区的时候,看到了<<让子弹飞>>的道具,那个木刻的了"六".哈哈.立在地上.出村去看"方式敦楼",其实是自立村的瞭望楼,和别的楼造型不一样,很有西洋味.是开平碉楼的标志.如果时间紧的游客,只要把立园和自立村看了,别的可以不看了.除非像我老驴一样的,想驴蹄踏遍中国的傻瓜!哈哈.
在返回赤坎镇途中,有名的碉楼还有几个,比如东山楼,镇亮楼,捷安楼,湛安居庐等.这个摩托司机老关还真好,见碉楼就停,能进的就进去.有个珩庐改名中山楼,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地点.
到了赤坎镇口,就是关帝庙:"石子岗关帝庙",已经有200年历史了.门外是一对石狮子,和周仓和关平的持刀立像.院子里有赤兔马像和关老爷磨刀石.庙管理的很好,很干净,所有的人都和老关打招呼.关帝的塑像端坐大殿正中,内墙都是关羽故事的彩绘壁画.这个村几乎都姓关.出来前行,快到镇中心的一座桥边,是"关氏大宗祠",门口的对联:"价留鸞掖,派衍驼冈",谁给解释一下.进门殿对面写"光裕堂".墙上都是壁画和家族重要人物的照片.过天井,后殿门写"国戚堂".关羽是刘备皇帝的亲戚.哈哈.堂内正中3个佛龛,中间供奉好几层的祖宗牌位.两侧佛龛供奉塑像.周围墙壁是关姓伟人的画,如关天培等.
往南楼的途中有:"南楼七烈士就义纪念园".一个石门牌坊,一块汉白玉的事迹是刻.一个7棱角的纪念碑,高约5米.碑下7块石牌,有7位烈士的名字和介绍,还有照片.他们都姓司徒,都是"腾蛟抗日自卫队"的成员,抗日而牺牲的,坚守在南楼,宁死不投降日本鬼子.碑的对面是"七烈亭".陵园就在河的边上.陵园的斜对面,隔着马路就是司徒氏图书馆,也是司徒氏教伦堂,主楼3层,西洋风格.门口和楼下有很多字的石刻,院子也不小,完全可以和镇子另一端的关氏图书馆媲美!
车行15分钟,来到南楼,碉楼的造型很一般.墙体有单孔和炮炸的痕迹.南楼7烈士就是坚守此楼,壮烈牺牲的.现在已经开辟成烈士纪念地.进门的牌坊有很多楹联,有比作田横500的类似字句.陵园中心是7烈士的紫红色花岗岩雕像,汉白玉的栏杆围在圆台周围.登上南楼可以看江水.这个楼就是扼守这条江的.
楼的后方是个祭祀7烈士的祠堂:"七烈祠".进门的影壁是七烈士碑记.天井四周的墙上,都是嵌进里面的碑刻.进了堂,正面是一块石碑,一排竖写的名字:司徒熙,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迥,司徒丙,司徒旋.下面四个大字:名垂千古.两边是挽联.再两边是黑花岗岩碑刻.
碉楼都参观完了,司机老关说他赔了,这样的游客他第一次见到,一般的游客都是听他的,大概的看看就结束了,没有这样跑一整天的.要我加钱.我不肯.他说:"你多搞掉我好多油阿!油很贵的!现在又涨钱啦!!"我看他一天也确实很累,就是:可以,但是你要送我到开平长途汽车站.加了10块钱.把我送到车站.路上他还是嘟囔:以后还要加钱,还是不划算.
我跑去买回广州的车票,你猜多少钱?60块!好吗,昨天一天的旅游团费才68元,还管午餐:驴肉宴.哈哈,还是跟团便宜阿.长途车开了2个多小时才到广州的中山八路.吃饭,回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