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日本水石名著《传承石》

(2017-04-04 19:53:40)
标签:

转载

分类: 赏石寻道

日本水石名著《传承石》

发布日期:[08-10-09 13:05:55] 点击次数:[105

日本水石名著《传承石》

发布日期:[08-10-09 13:05:55] 点击次数:[108

传承石,意即世代流传之石。亦即我们所谓的古石、老石。《传承石》一书,出版于 1988 年,收录了日本国流传有绪的古石计 162 方,藏家均为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其中大部分为日本所产的水石名品,还有十几方中国产的古石,绝大部分都有原配盆架。

 


    
早从 1961 年起,日本水石协会即举办了“第一届日本水石名品展”,重点展示各地神社佛阁的古石,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形成惯例。 ( 另据日本赏石界老前辈春成溪水先生介绍,日本赏石热潮时期为 1963 年至 1977 年。现在趋向于沉静和老年化。 )

 


     1987
年,日本盆栽协会副会长、日本水石协会副会长高桥贞助先生提议,根据《爱石之友》杂志连载的《传承石物语》,扩而广之,调查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古石,编撰一本传承石专著。并委托《爱石之友》社社长、石乃美社总编辑森晶 ( 号御石 ) 先生主持编纂事宜。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终于由 ( ) 石乃美社付梓出版。

 


    
高桥贞助先生在提到《传承石》一书的出版意义时,曾这样写道:只有懂得了观赏从古流传至今的古石的形态、硬度及色泽,才能了解后来出现的新的珍品。中国的先贤圣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完全适用于水石的观赏。

 


    
《传承石》为全彩印的精美画册,开本为 34 × 22cm 280 页,布脊精装,封面烫金,限量印刷仅 500 册。

 


    
附:《传承石》后记  
    
   ( 日本 ) 森晶

 


    
昭和 62 5 月上旬,由高桥贞助先生提出根据正在《爱石之友》的连载的“传承石物语”为基础,调查散落在各地的古石,编辑一本专著的提案。

 


    
至今为止虽有若干登载传承石的照相册,此提案是在悠久的爱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非常出色的好主意。由于大家对我这样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如此信任,委托我进行取材及编辑工作,为此我深感光荣,因此我欣然的接受了这项工作。

 


    
要解释现代水石的究竟,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原形即前人古石的情况,于是我立即编制了计划。编辑是“将所有东西集中起来进行编撰”,因此首先我向各地发出收集有关资料的请求,在杂志编撰的空闲时候,走遍了全国各地。取材、摄影是在 7 月初开始的。但是其间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费了许多周折去广岛县福王寺获取日本最古老的“换石”时,却得知它已遭到雷击而荡然无存了。此外,遇到石头去向不明,或者“此石不得他见”。另有在某寺提出摄影要求而遭到主人反对等等。由于获取 2 3 处寺庙的登载许可的推延,导致发行日期竟拖延了 2 个月,这些都是我所未预料到的各种各样的麻烦。

 


    
在取材工作方面,首先需要确认附词及题词,接下来需要查阅相关的古文书籍,并且参考口传内容,收集考证记录下来。但是要鉴定考证遥远年代的古人的珍爱之石,工作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由于靠我本人的判断非常困难,因此根据高桥先生的推荐,我特地请求赖新、村田宪司、片山贞一郎、中村老石、大内探石、长村资佳三等诸位先生的进行校阅,努力避免出现错误,期望万无一失。

 


    
根据收集的资料在选择传承石工作上,到底怎样划分时代,怎样根据故事内容确定古石的工作就完全交给高桥先生决断了。取材的第一目标是把推测时代为上代


( 奈良时期 ) 的石块和类似原始宗教的崇拜石作为特例,一直追溯到作为观赏石已确立其价值的五山禅僧的爱石趣味,以及调查当时是否有石块的存在。

 

 


     然而,这一年代的石块已经基本散落各地,仅有我在本书所载的嵯峨天皇的“当喜枕”及其他几块石块现存。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各地的石友尽力的协助,不仅使我能够收集到大部分广为人知的石块,并且能发掘出数十枚受文人、墨客、贤人、僧侣、政客、武家、富商钟爱的未知的古石,这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赖山阳的生前爱石,伊达家的传家石,岩崎家编号石,乡男爵的旧藏石等许多仍然被完好的保存着。仅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数块予以登载,对于未被许可摄影的九枚石头不得不以黑白照片登载。

 


     作为人类所不可能经历的长久的年代,能在一枚小小的石块上得以浓缩,它能使喜爱它的人们赏心悦目。经历了几百年历史发展的传承石拥有妙不可言的美,这样的美丽能够向未来延伸的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驻足于充满古代色彩的古石前,联想到洒脱游玩先人的余韵,激起无法释怀的对于古石的爱怜时,我由衷的对那些满杯爱意将这些多已散落的古老的石块进行精心保存的人士再次表示敬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