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问雅的博客
问雅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18
  • 关注人气: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诗经》的意境美

(2011-07-19 16:45: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史海钩沉

浅谈《诗经》的意境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西周和东周时期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其丰富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艺术手法,决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诗经》中的诗篇显示了我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独特风貌,特别是十五国风,更是诗歌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自《诗》传世以来,历代诗评家对它深刻的思想和多彩的艺术手法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这里仅就其诗歌意境的创造来谈谈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意境是我国诗画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这个美学范畴经由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早期的诗歌,多数为简单的类比,见物起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注意到了眼前景物与主观情思活动交融一体的表现,意境创造理论有了很大的进展;发展到唐代,意境理论重在境生象外离形得似思与境谐景与意相兼始好;后来又经宋元明清众诗画理论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明确的把意境创造视作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成为意境说的集大成者,同时,意境说也成为诗画理论中的重要美学范畴,成了诗画美学的核心理论。古代诗画理论家对意境的解释会有所不同,但对于意境的构成要素的解释大致都是两个方面:意与境。即主观情思和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有机统一,但意境的形成并不是任何情与景的简单相加,只有既缘情又体物、情思与物境二者融洽一致才能形成。由于意境中较实的(如景、形、境等)与较虚的(如情、神、思等)两部分因素在有机统一过程中的配比关系不同或功能的强弱不同,则可以产生多彩多姿的艺术品类以及出现意余于境”“意境相浑等等各种情况。由此可见,意境的情景交融科学的概括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构成意境的只要方面,基本方面。除此之外,意境的构成还有其他的构成要素,如:虚与实的统一、无限与有限的统一,即古人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既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还要有味外之旨味外之味。如果说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来说是,那么象外之象中之味外之味则是中之是有限的,是无限的,文艺总是以有限的生活场景引导人们认识无限的生活底蕴,这就是文艺的价值所在,也是美的价值所在。

    
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主观与客观(或者情与景、意与境、虚与实)这两方面的因素,这两种因素的有机合成体现在诗歌中,便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歌创造意境,沟通主客观关系的是艺术想象,作者通过艺术想象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绪,同时也使读者从中得到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意与境二者而已。因此在讨论诗歌的意境创造时,必须抓住情与景、意与境的结合点来透视它的美学特征。

                                      


    
《文学小言》(王国维)中说:文学中有二原质: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的态度也。故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精神的也。他把情与景的对立统一,归结为客观与主观、自然与人生,知识与情感的对立统一,而他所说的景与情,实际上也就是境与意。意境的生成,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最上等的就是意与境浑,意与境、情与景达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完美结合,同时,他又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自成高格,述事如出其口是也。这是对诗歌艺术意境标准具体的概括。

    
《诗经》中有许多的优秀诗篇意境的生成是通过想象与虚构,展示真实的生活与虚构的世界。在这里,诗人把主观情思幻化出一个类似真实的境界,境随意生,其所表现,就客观事物来讲,是虚幻的,是不真的,而就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言,则是真实的,是可信的。而意境的妙处,也正是从这种虚虚实实,幻幻真着中发生出来。这种意境的创造方法,最典型最位人称道的实《豳风·东山》。

    
这是一位战士自叙离合之情的诗篇,主人公离家三年之久,,在艰苦而紧张的战斗生活结束之后,返回家乡,在归途中不禁悲喜交加,抚今追昔,情思飞腾,遐思联翩,从而展示出一幅虚幻的生活画面,创造出一种高妙的境界。诗中虽然写的是想象中的家中情景,是不真实的,但其情真,意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者,谓之有境界。全诗共四章,每一章的开头四句都是写景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他返乡的途中,细零的小雨纷纷下个不停,在这种环境中,征人想起三年的征战生活,想象家中的妻子长叹扫屋,想象久别重逢后的复杂心情,这种幻化的景象如同真实的生活展示在主人公面前,其诗境,其诗意,都在这种想象种体现出来。

    
《魏风·陟岵》写了一位征人登高望乡,想象家中父母和兄长正在惦记着他,念叨他,同情他行役辛苦,希望他保重,盼望他早日归家: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无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诗的三章在想象中逐渐展现父亲、母亲、兄长想念他的情形,字里行间表露出家人之间那种同命运、共患难,息息相关、心心相连的骨肉深情。在这里,作者不写征人自己思念家人,都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写来境界逼真,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论此诗:人之行役,登高思亲,人情之常,若从正面直写己之所以念亲,纵千言万语,岂能道得意尽?诗从对面设想,思亲所以念己之心,与临行勖己之言,则笔以曲而欲达,情以婉而欲深。把主体的情思客观化,成为主体关照的对象,这也正是从另一方面丰富了思乡的情感内涵,而且仿佛使人看到了这位征人凝神含情望乡之际那种魂不守舍的形象,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以实构虚,一石双鸟

    
《周南·卷耳》是咏妻子怀念征人之诗,诗的第一章是从正面着笔,含而不露地写思妇采卷耳因动了怀人之念而忽置筐周行,故未有盈筐而周行,已有一往深情之概怀人而忘采物,有意在言外之妙,二、三、四章忽用想象之词,虚构丈夫也在思念自己,并且这种虚构和想象成为全诗的主体,大开大合,虚实相依,别具一格,与《陟岵》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包含有虚幻性,虚幻性寓于现实之中,离开了现实,也就没有真正的虚幻,因而,在作品中,诗人常常通过真实图景的显现与想象和梦幻相结合来创造意境。

    
《小雅·无羊》就是这样,通过真实生动的生活画面、放牧图景与变幻出奇的梦境相对应来描写,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首先用生活画面生动而形象地告诉人们:畜牧繁盛、年年兴旺,是建筑在牧人做牛做马、辛苦劳动的基础之上的,紧接着,由现实生活的描绘,忽然转入了梦中幻景的刻画,从而使得牧人的形象更加形神兼备。

    
《诗经》以真与幻、虚与实的相对照、相结合的手法,深刻的表达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同时也创造出浓郁的浪漫情趣和深刻鲜明的意境,构成了奇妙的艺术世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在《诗经》中,更多的诗篇是借助于外在的客观事物来抒写主观情思,把情与景融合在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里,作者得于心,而览者也能会以意。我国古典美学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它特别讲究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强调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艺术形象以抒情写意,而诗歌的意境,特别是抒情诗歌的意境,更侧重于情与景、意与境的巧妙结合,浑融一体。在这方面,最典型、最具特色的,也是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小雅·采薇》的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首士兵之歌,为出征的战士归来所作。这章是在前三章连咏采薇,表明情思之殷切、叹时光流转的后面,进一步抒发出征士兵久戍不归的哀怨以及胜利归途中即将与家人团聚,但却有说不完的内心苦闷和对前途茫茫的哀伤蕴含在其中。在这里,作者巧妙的借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这两个特定的时令景物的刻画,衬托出征战士归来时的内心活动。作者写微风中低垂摇晃的依依杨柳,何尝不是当初出征时依依不舍地同家人告别的的写照呢?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家人依旧受着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前途如同漫天飞雪,一片茫茫,又有谁能够知道他内心的无限悲哀呢?杨柳、飞雪虽是明写景,实则暗含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 ,景之情也。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评杨柳依依一章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正是通过这种相反相成的反衬,诗的意境才得到了更为突出的显现,而成为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性格的范例,历来为人称颂,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秦风·蒹葭》是一首美丽的情歌,想望伊人,但望之而不可及,求之而不可得。作者把这种无望的心情寄予深秋的凄清景色和朦胧缥缈的形象,似有象征意味,富于神秘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