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质公园龙虎山龙虎山象鼻山上清古镇龙虎山正一观龙虎山无蚊村 |
分类: 祖国各地 |



象鼻山对面有一座青蛙峰










进入天师府——宋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于今址。占地二万四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府门、仪门、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等。明代的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康熙年间,现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间重建和修建的遗物。

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这里文物古迹众多,不仅具有研究中国道教的价值,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正一观到了。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鲁迅先生说得好: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而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就在龙虎山麓的正一观原址。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入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云锦山便由此而改名为“龙虎山”。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起“祖天师庙”,每逢三元节,登坛传录,各地学道者纷至沓来,形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的繁华景象。







该村为何没有 蚊子,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 临水,该村因面积狭小,无法种植稻田,也就没有了蚊子喜欢的池塘。

关于无蚊村的传说——有一次,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和母亲从兜率宫回天师府晚了,就在兜率宫下的对岸许家村借宿一晚。哪知黄昏刚至,蚊声如雷,扰得张母坐卧不宁。张天师是个孝子,立即拿起法扇,口中念念有词,挥手一扇,群蚊顿时逃遁一空,以后再也不敢飞进许家村了,许家村从此就成了中国的无蚊村。



2018年11月24日手机拍摄于江西鹰潭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