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考试来临,从学校到家庭,从微信圈到网络空间,我们的周围全是关于孩子考试的议论声,而且把目光都过多地放在考试成绩上。我觉得实为不该,孩子的成长不是看成绩,而是看他是否自由和快乐。

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从儿子平时的学习状况看,三门主课,估计数学应该在95分左右,语文在90分左右,英语在80分左右。这样的成绩,在他们班上刚好分属于上、中、下等,所以总成绩班级排名也只能算是中等,发挥好点就中等偏上,发挥差点就中等偏下。其实,中等,下等,或者是上等,又有多大区别呢?这样的排名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或者说能证明什么呢?
说到发挥,儿子天生就爱自由发挥,而是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成人却常常给他限制,让他无所适从,让他享受不到自由发挥的欢乐。
面对儿子的学习,我们做父母的每天急得要命,说他这门作业没有完成,那科试卷还没有订正,说他贪玩,上课不认真听讲,没有时间观念,做作业喜欢拖沓,总之数落他的种种不是。知道他怎么说吗?他说:“每天再晚我都会把作业完成,已经不错了!我还没有像其他小孩逃学呢,离家出走呢!?”呛得我们无言以对。
天生喜好自由的儿子敢讲敢说,从不畏惧。在学校举行的校长与学生对话活动中,班主任看中他平时挺会说的,然后就选他和另外两人去参加。只有他敢说敢讲,夸这个老师好,说那个老师不好。关键在校长面前他说了班主任的不好,后来别的小朋友打小报告传到班主任耳朵里,班主任责问我儿子:”你竟然说我不好!?“从此,班主任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了。尽管如此,班主任每次见到我们做家长的还是那么客客气气,我就问儿子:”你们班主任对你好像还是挺好的,不是吗?“
那是假的,你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儿子很认真地回答。一次看到儿子的语文试卷,有道题目是用”即使“和”也“造句,他的造句竟然是:”即使语文考100分,也得不到老师的喜欢。”
语文老师正是他的班主任,不知老师批阅这道题目时是否停顿了一下,或者思考一下他的学生为何这般造句。
也是语文课,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但是答错了,就会受到批评。这是儿子告诉我们的,所以语文课他从来不举手回答,除非被老师点名。其实,这种严肃批评性教育方式很是要不得,完全束缚了孩子们自由快乐的天性。同样是举手回答,在英语课上他就明显积极,因为英语老师是鼓励大家举手发言,回答正确还奖励一颗小星星。有时候,放学后英语老师会义务上一节英语辅导课,每次儿子都很积极去上,举手回答他表现最为积极,他担心老师看不见,每次把手都举得高高的,甚至几次都举着手跑到讲台前回答老师的提问。
儿子天生活泼好动,爱讲话,也爱讲笑话。喜欢与别人分享,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爱表现。他不喜欢被别人指使,不喜欢老师的严肃刻板。他不与别人计较得失,哪怕与你吵过争过,过后又与你和好如初。无论是学习,还是与他人相处,儿子都随性而来,没有压力,没有心事。他爱玩水,就让他学会了游泳。他爱画画,让他报名学习素描和毛笔字。他不喜欢跆拳道,上了一半让他退了出来,一千几百块钱打了水漂。他爱看书,给他购买了上百册图书,办了图书馆的借书卡。他参加过的唯一的课外学习辅导班,是英语兴趣班,可是他却不感兴趣,没兴趣就没进步,上了几个学期后我们遵从他的愿望也不再报名。他爱耍小聪明“赚钱”,他从手机视频里学会了用纸折回旋镖,一晚上折了好几个,然后拿去卖给同学;他发现两元店里有卖“自动铅笔+一盒笔芯+一块橡皮”的套装,如果拆开了卖能卖到至少五块钱,于是他真的花四元钱去买了两套,然后真的拆开了拿到学校去卖……
我不知道儿子将来能怎么样,是否能上大学,是否能出人头地,我无法保证,也无法预测。现在我能保证的,是给他自由,让他快乐。因为人生不是短跑,而是终生长跑。我深信,带着自由和快乐长大的孩子,他也必将以自由和快乐作为毕生的追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