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南京
标签:
南京市第二故乡家人母亲六朝古都 |
分类: 走遍中国 |
南京虽然是江苏的省会,但是却紧依着安徽省的中东部,也是离我们家乡无为最近的外省大城市,语言上也比较接近。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现今有太多的安徽人在南京打工、定居和创业,我老家的村庄都有几十人生活在南京,包括我的两个弟弟也早在南京创业并定居,我的母亲也与他们住在一起,所以南京俨然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我对南京是比较熟悉的,已经不记得去过多少次。
我大舅家的表哥很早就在南京打工,97年国庆节我去在上海打工的弟弟那儿玩,回合肥时就在南京的表哥那儿呆了两天,那儿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比较近,那时我花了八元买了门票进去的,后来纪念馆经过改造后就免费对外开放了。那次是我第一次去南京。98年暑假去杭州玩回来时又路过表哥那儿呆了两天,然后才回了家。
时间到了2000年7月,我已经大学毕业准备8月到无锡去上班,我在南京呆了足足一个月。那时候大弟和两位堂兄刚刚在南京开了一个小加工厂,母亲在那儿帮他们做饭(01年春节后母亲也去了无锡),我们老家已经没有人在家。这一个月里,起初的几天我一直举个小木牌站在中华门的城墙下想寻一份家教做做,但是炎炎烈日下一直无人问津。后来,我就放弃了,找些其他事情打发时间。我找过家在江宁的大学同学一起游玩,记得我们是翻墙进入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还为了表弟的事情去了一趟上海,回到南京后又去了一趟位于苏北大丰的上海农场。大弟做事的地方靠近卡子门双龙街,那里有个大超市麦德龙,那是我生平逛过的第一个大超市。后来他们租的厂房因为拆迁几经搬迁,两年前搬到江宁偏远的淳化镇一个小村庄上,那里厂房是他们自己盖的。
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一起去南京,还是07年9月份的事情。我那时手中有一套在合肥的房子,跟徽商银行贷的款,在无锡这边还款不方便,我便计划着到近一点的有徽商银行的马鞍山去存点钱,顺便借道南京,利用周末两天一家人刚好玩一下。周六中午到了南京,也只在站前的玄武湖边上转了一下,下午便坐火车去了马鞍山。
07年年底小弟也离开无锡去了南京,在大弟的帮助下在宁南汽配城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08年10月母亲也离开无锡去小弟那儿帮他们做饭,这样子只剩下我们一家三口留在了无锡。08年3月,大弟在离花神湖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套房子,有了居住地,后来我们一家三口去南京的机会就多了起来。
相比于合肥,南京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都市,楼要高一点,道路也显得宽阔,几年前就开通了地铁,高铁开通的也比较早,目前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南京南站也已开通运营。南站就在小弟所在的宁南汽配城旁边,现今从无锡坐动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十分地方便。但是,我感觉南京的工业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还需要加把力,有时候经过开发区没看到多少现代化的标准工厂,而是成片的商品房住宅开发得热火朝天,难怪房价那么贵。
其实南京的出名,主要是它厚重的历史,它是六朝古都,那一段段的城墙和城门就是见证。它并没有绝佳的山水自然风光,好一点的风景总是沾着历史的渊源,比如秦淮河、玄武湖、栖霞山,更别说中山陵、明孝陵,还有总统府,当然相比于那些只有一个历史传说就弄出一个人造景点的地方要强多了。另外,有着浓郁商业氛围的夫子庙也很出名。这几年南京为了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很多景点都取消了门票,象中山陵就在取消门票后我才进去的。
我比较欣赏南京的有两点:一个就是购房落户政策,无论房屋新旧,只要六十平米,一家人都可以落户,我两个弟弟和一些亲戚都是这样定居南京的;另一个就是对普通百姓的惠民政策,象公共交通卡可以帮别人代刷(几年前是这样,后来到南京基本上都是坐地铁或搭乘弟弟的车),还有象免费公园的推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让市民得到实惠的好政策。
真心希望我的第二故乡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