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加拿大朱凡
加拿大朱凡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42
  • 关注人气:6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太太生孩子

(2012-02-06 10:43:15)
标签:

加拿大朱凡

家庭教育

亲子

育儿

陪太太生孩子1994年9月10日,加拿大温哥华市儿童医院产房

在加拿大,生孩子,是件大事情,临产孕妇享受单间待遇。这个公立医院的产房可宽敞:正中央,摆放着一张足可以睡两个人大病床,病床设有各种自动调校装置,床边放着一台电话,靠窗边摆放沙发、茶机,靠门口是洗手和工作枱,方便探访客人洗手和摆放礼物。独立的洗澡间、卫生间,中央空调,灯光柔和,如家一般的舒适环境。加上驻院医生、专人护士,一直跟进的家庭接生医生,专业周到的服务,待产准妈妈的紧张心情,自然放松少许。她的安心最主要的是马上晋升做爸爸的丈夫,也会住在产房里,全程陪伴在身旁。

在产房里产床旁陪太太生孩子,我是头一回,也是唯一的一次,即使后来我们两个在广州出生,我也无机会在进入产房里。今天在国内公立医院,丈夫陪妻子生产也还是件新鲜事物,但在加拿大这一做法很早己经流行了。

加拿大二战后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年青夫妇大都不乐意承担生育孩子的重担。政府采取很多积极的政策,鼓励适龄夫妇生育孩子。最令我印象深刻,当我太太检验怀孕后,家庭医生立即帮她建立档案。很快,我太太会收到政府医院寄来一套完整的资料,包括:孕妇怀孕整个过程重要环节、不同阶段检查时间表、准生父亲母亲一齐上课接受培训事项、胎教、孕妇心理调整,等等。

第一次准备做母亲,我太太兴奋之余,百分之百按足医生指引去做。白天,她会同肚里的孩子谈话,进行胎教;饭后,坚持散步养足精力;晚前,播放轻松的音乐,以愉快心情入睡。当然,少不了的是她每天向上帝的祈祷。

我在太太预产期之前的几天,专门开车出去几遍,演习从家里到医院的最佳路线,计算好所需时间。

自从我知道自己要做爸爸,我一直紧张地等待。

这是我跟太太合作的作品,我们互相鼓励常常讨论,兴奋、紧张、期待俩人共同努力杰作揭幕的来临!

……

我们在医院住了二天,孩子似乎更留恋母胎里温暖,不想出来。

有经验的护士安慰我们,头胎,加上胎儿太大了,生产有一是难度,耐心些等待,一切都正常。

9月10日下午,开始有些迹象。

这时,护士来到床前,抓住我太太的一只手,她微笑对太太说,你要开始用力推。然后,护士配合着产妇呼吸快慢,嘴里有节奏地叫着:“Push!Push!”。

我,则紧握太太另一只手,贴近太太的耳边,重复地呼喊着:用力、加油,加油、用力!

我太太弊足劲儿,像听话的孩子,随着产房里环绕的指令,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

只见她满脸通红,全身汗水淋漓,不断地使劲用力。

驻院医生进来了,接生医生到场了,我们四个人一齐为她打气加油。

Push!Push!加油!加油!

下午最后一轮的冲锋、呼唤,孩子终于出来了!

“哇”,当新生儿发出第一声时,产房里也响起一阵欢呼声。

筋疲力尽的新妈妈抱着初生的婴儿,汗水夹着泪水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哇哇大哭的婴儿一到了母亲的怀里,很奇妙,她立即安静下来。站在一旁新晋的爸爸赶紧亲吻初生婴儿红彤彤的小脸。

“九磅重,Big girl”!接生医生恭贺我们。

机灵的助产士立即拿起照相机,帮我们三个人拍下珍贵的第一张全家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