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关系≠分数关系

(2011-10-27 23:49:15)
标签:

家庭教育

育儿

广州

晚上临上床睡觉前十点半,我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儿子一个同班同学爸爸打给我的。他问,最近一次数学测试中我儿子的成绩,他孩子的成绩不那么理想。在他的心目中,我家儿子一直都是很优秀的。

每次家长聚会,我都乐意同大家分享育儿心得。在电话里这位父亲告诉我,自从看了我写的“亲子,每天不少于15分钟”短文后,他很有感触,开始重视每天同孩子的沟通。作为一个生意人,他不懂家庭教育,只会用做生意的方法:开出条件,你满足我的要求,我也满足你的要求,他家孩子只要每科考到多少分,总会有奖赏。“合同”签好了,但孩子热情不高,而且孩子并非常可以兑现,尤其是这次测验,他家孩子成绩全班倒数,做父亲的失望了。

失望的人当然带有情绪,脾气上来了,难听的话出口了,就差没有动手打人。

我在电话中开导他半个小时。

亲子关系≠分数关系

在我身边,有不少家长,将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演释成简单的、赤裸裸的“分数关系”。孩子交出成绩和分数,就甜言蜜语、奖励有嘉。

我同意,在读书学习中“分数就是硬道理”,但是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正规教育,亲子关系不等于分数关系。

家庭教育的精义是给孩子有个学习的环境,爱读书的氛围,如果要制订一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规则一定要小心,切勿以“分数挂帅”的功利主义。何况,我们需要爱,用数学的概念来形容,亲子的最大分母是爱,分数成绩只是2/10的分子而已。

 

我家三个孩子,我和孩子的妈妈从来不以孩子的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孩子成败的标准。虽然我们知道,用分数标准简单明了,父母和孩子双方一看就清楚,但我们总觉得除了缺乏爱之外,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分数后面包含很多东西,我们做父母必须花心思在家里同孩子沟通。

如果我们能够在家庭孩子里,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爱读书、好提问、勤思考等方法,分数自然不会成为我们检验孩子成长的唯一参数了。

记得有一次,我二女儿初二期末考试成绩不如理想,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太多责备,她妈妈问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她摇头;我知道自己的孩子,我只问,你尽力了吗,她点头。我们再没有纠缠在分数高低、排名先后的事上,全家一起去游行。现在,这个老二,在加拿大读初三(九年级),却在修高一(十年班)数学,我们一点不用操心她的学习。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孩子每天回到家,大人只会关注你的学习:分数成绩,你会怎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都曾经是小孩哟,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