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丹参、柴胡、冬凌草、辣椒、花椒特色产业【崔文生】

标签: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绳池中药编辑崔文生 |
分类: 新闻报道 |


党建引领,激活“新引擎”。渑池县坚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思路,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着眼渑池丹参、柴胡、冬凌草、辣椒、花椒等特色产业,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28家,实行规模化发展、机械化作业,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多把锁”,带动集体群众“双增收”。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职能部门配合研究制定合作社章程、股权设置、社员构成、出资明细等10项制度,完善合作社组织架构,发挥规模效益,形成“党组织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因地制宜,下活“一盘棋”。紧盯做好“土地文章”,把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做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陈村乡滹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流转土地发展种植杜仲、月季、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仁村乡红花窝村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统一机械耕种、技术管理、销售服务等,种植中药材柴胡600亩;天池镇杨大池村成立源绿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流转土地种植烟叶、辣椒等,全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产业,实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的“两个绑定”机制,形成多渠道增收格局。
抱团发展,描绘“新画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按照“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全程机械化、统一回收、统一营销”的“五统一”模式组织规模化种植。党支部将经济发展由推着群众干走向领着群众干,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带领发展辣椒、花椒、丹参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9万余亩,辐射带动入股群众8500余户2.4万余人,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群众“摸得着”的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