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东汉抒情小赋(一)

(2012-05-31 07:44:01)
标签:

东汉

抒情小赋

蔡邕

杂谈

分类: 影视书籍小感

摘要小赋的出现打破了大赋的歌颂模式,一代文人通过小赋批判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的现象,抒发内心对宦官当权皇帝无能的不满,以及自身不当遭遇的发泄。东汉末年腐败的政治决定了东汉小赋的抒情言志的体裁风格,可谓动荡的社会是新文学产生的摇篮。

 

关键词:东汉 小赋 抒情言志 张衡 蔡邕

 

一、汉赋概况

赋作为汉代最流行的文体之一,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可分为大赋和小赋。其中大赋是汉代辞赋创作的主流,规模宏大,辞藻华丽,歌功颂德,美化帝王,司马相如作为汉大赋的奠基人在大赋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而小赋篇幅较小,朴实清丽,反映社会,抒情言志,张衡《归田赋》的出现标志着汉赋已由铺陈排比的大赋逐渐转向清新淡雅的小赋。小赋的出现打破了大赋的歌颂模式,一代文人通过小赋批判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的现象,抒发内心对宦官当权皇帝无能的不满,以及自身不当遭遇的发泄。

 

二、张衡《归田赋》——东汉抒情小赋的发端

《归田赋》作于138年,张衡居河间相时,仕途不得志,思归乡野。该赋开篇就说自己无明略侍奉君主,希望解甲归田过简单朴实的生活,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俟河清乎未期”这句更是表达了想要等到圣明时代的出现遥遥无期,反映了当时政治日趋腐败,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随后,作者才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大量自然风光,借以表达对官场污垢的厌恶以及自己归田隐居的念头,体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怀。张衡的时代,政治日渐腐败,面对地方豪强猖獗,压榨剥削百姓的现象,他也有过抗争,向顺帝上书,要皇帝“恩从上下,事依礼制”。可是在当时,仅仅是靠张衡个人即使他有再大的本事也只是无力回天。面对黑暗势力,张衡充满痛苦和无奈,在其晚年作品中深有体现。

《归田赋》摒弃了当时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华丽,繁重浮夸的缺点,在不改变汉赋基本艺术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批判政治腐朽,揭露社会现实的篇幅更简洁灵巧的抒情小赋。

张衡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写小赋的。青年时的张衡也是以大赋为主,如完成于107年的长篇巨著《二京赋》正是张衡从十九岁便开始精思十年创作的。而东汉小赋的发端《归田赋》则是作者六十一岁,仕途不顺时的创新之作。可见,张衡一生并未满足于前人和当代流行的模式,而是致力于文体的研究创新,其打破既有格局的首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说到张衡的创新精神,让我不得不提的是他的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和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值。最初了解张衡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学,而是他作为“科圣”在数学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在宇宙起源 天地结构 月食 五星运动 流星和陨星 历法等方面,张衡都有很深的研究。郭沫若也曾这样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三、蔡邕《述行赋》

《述行赋》是东汉抒情纪行赋的名篇,作于桓帝时期。桓帝时期政治腐败黑暗,社会混乱不堪,统治者骄奢淫逸,人民苦不堪言。汉桓帝昏庸无道,助长恶势力作恶之风,对宦官百依百顺,对忠正士人百般非难。蔡邕多次谏言也因此得罪各宦官权贵遭排挤和打压。因此,该赋从内容上托古讽今,主要写了作者对人们的蒙昧无知看不清逆臣贼子的作恶行径深感愤怒,并对那些忠正人士表示赞扬和钦佩,以及作者对汉末政治腐败宦官当道的现实表示不满,对民不聊生的状况表示同情和悲痛。“贵宠煽以弥炽兮,守利而不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弘宽裕以便辟兮,纠忠谏其侵急。怀伊尹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入。”作者把贵族豪门的骄奢淫逸与人民的贫困疾苦作对比,突出了政治的腐败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和民生凋敝的现象,烘托出悲凉深沉的气氛。蔡邕赋字句典雅,音律和谐,多用骈偶句,表现了汉末行文风格的转变。

蔡邕不仅是文学家还是著名书法家,隶书造诣尤为深刻,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蔡邕博学多才生性至孝,母亲常常卧病在床,他就不曾解衣襟的侍奉左右,与叔父弟弟同住,三世不分家产。后却因弹劾宦官,被流放朔方,赦免后亡命在外长达十二年之久,最终还是死于狱中。蔡邕的近半个人生都是很艰苦狼狈的,唯有通过小赋抒发内心苦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六一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