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西晋石刻、清代“彭家院子”…你不知道的清泰社区!

标签:
彭家院子清代古迹文化 |
分类: 历史史料古迹文物 |
西晋石刻、清代“彭家院子”…你不知道的清泰社区!
微视双流 2020年3月29日12:55 |
|

西晋石刻、清代“彭家院子”…你不知道的清泰社区!
https://view.inews.qq.com/k/20200329A0AHJ0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下书曰:“君姓杜,讳谡,字伟辅,前县功曹门下督议, 都督啬夫,年五十八。以泰熙元年二十一日,与成都长乐乡宜阳里,素有家地,中造墓一区八藏。”碑文共55字。
双流文史专家陈伟芳介绍,此墓志虽然仅有55字,但涉及年代、人物、姓氏、官制、地名、行政区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补方志史书之阙。
石刻上的镇墓像造型简约、怪诞,有汉画像之遗风,实为中国早期抽象画之佳构,比西方抽象派大师凡高、毕加索早出1500余年。张大千曾将此石刻拓本赠送毕加索,毕加索十分欣赏并模拟刻石之造像作画一幅回赠张大千,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逸事。
1944年双流县古物保存委员会将碑文制成拓片三千张。解放后,双流县民教馆改为中共县委机关,亭也被拆除,墓门不知所踪,如今只能见其拓本。但这一方拓本同样被誉为“蜀石刻之珍品”。
╱清代文物“彭家院子”╱
“彭家院子”位于清泰社区二组,始建于清代,原为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房和南厢房以及南耳房。


走进“彭家院子”内,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风格显著,但偏房只剩下了残垣断壁,而保存完好的正房门前也是杂草丛生。
“早先听老一辈讲,‘彭家院子’过去住着达官贵人,后来由于变故,不少文物都被盗了……”清泰社区工作人员说,2018年3月17日,“彭家院子”也差点遭窃,好在社区的陈婆婆发现得早,才保住了压在房柱下面的清代石墩。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到举报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负责人立即前往“彭家院子”查看。
“你们搞啥子?”工作人员大声说。
“我们来挖石头!”其中一名男子应答。
“挖石头?你晓不晓得这是文物,偷盗文物是要坐牢的。”该工作人员说。
一听是“文物”,刚刚还挺胆大的三人,立即扔掉手上的工具。经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才得知是有人付钱请他们来挖垫梁石墩,幸好被及时赶来的工作人员制止。
事后,经工作人员进一步证实,确定三名男子是附近民工,鉴于他们的行为未对文物造成影响,当即对三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报警。
警方对雇佣民工盗窃文物的那名男子,展开进一步调查,“这件事之后,我们把‘彭家院子’围了起来,进行保护……”清泰社区工作人员说。
“‘彭家院子’内的垫梁石墩属清代的文物,现在已很稀少了,不但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还是双流历史的文物见证。”
双流区文管所李国说,“彭家院子”对研究成都地区清代民居建筑、民风民俗具有重要意义。
|
![]() 记者:刘贤虎 杜娇 编辑:杜娇 审核:周星云 来源:空港融媒 欢迎双粉儿在右下方“写留言” 双双每条都会很认真的看哦!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