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盐城彭将军及其后裔

(2022-08-29 17:59:32)
标签:

盐城

彭将军

及其

后裔

文化

分类: 彭氏人物
[转]盐城彭将军及其后裔

盐城彭将军及其后裔

《盐阜大众报》2022042403C版:丹顶鹤

金国钧

 

[转]盐城彭将军及其后裔

在盐城历史上,有一位彭将军。他驱倭寇、平内乱,保境安民,立下了卓越功勋——他就是盐城彭家一世祖彭大卿将军。

在建湖县上冈镇草堰口社区永丰村境内,有一处将军墓。墓碑高矗,四周翠松常青——墓的主人就是彭大卿将军。

彭大卿,字洳湘。生于元仁宗帝中叶。少年好学,醉心习武,学得一身好武艺。元顺帝初年,武科开考,他名列第一。

元顺帝十年,彭公大卿被朝廷封为将军。后出征苏北、山东一带沿海,外抗倭寇,内平贼匪。

时年,在江苏、山东沿海一带,倭寇横行,盗贼四起,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多次派兵围剿,皆不得根除。后委派彭大卿将军挂帅出征,力求清除贼寇,还地方一片清平。

大卿将军不负众望,他身先士卒,体恤民情,经过数年征战,终于肃清贼匪李二余党,荡平东洋倭寇外乱,使山东、江苏一带沿海重回安宁。

平乱之后,大卿将军班师回朝,功列旗常,被元顺帝诰封王室,授光禄大夫之职,德配满氏,诰赠一品夫人。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元朝末年,由于奸党弄权,皇上昏庸,致使朝纲不振,社会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农民领袖纷纷揭竿而起,元朝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大卿将军审时度势,既不愿与奸人为伍,更不愿为腐朽王朝殉葬,毅然弃官为民。于公元1356年左右,携家人从苏州迁至盐城北乡杨家巷,课桑麻,教耕读,创立基业。

从此,彭家从大卿公始,在盐城这一方土地上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直至今天,已传26代裔孙,人口五万人之多。

大卿公素来刚正不阿,敦厚仁义。在朝为官时,忠心为国,泾渭分明;在野为民时,勤俭谦让,乐善好施。见路人之饥寒,则时常筹措衣食进行周济;见到尸骨之暴露,则买棺木帮助掩埋。

大卿公严谨治家,形成了一套完整严格的家风家规家训。受此熏陶,后代子孙能人辈出。明清时期,就出现过尚书、御史、知府、守备、大夫、总兵等。如明初的二世祖彭贵一,曾任吏部尚书,官列正二品;三世祖彭仲仪,曾任都察院都御史;四世祖彭宁,曾任淮安府府台等。

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大卿公的后裔,更是涌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彭氏一家有数百人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抗击日寇,血洒疆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在盐城市,进入革命烈士名录的彭家后裔就有68位。

他们有的参加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有的在地方,进行武装革命,打击日伪顽;也有的在隐秘战线,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其典型代表就有:

烈士彭正扬,出生于1918年,1942年参加地方抗日武装,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喻口区陈良乡武装指导员。1947年农历四月初三,在阜宁沟墩战斗中,为保卫船桥,和敌人英勇战斗,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9岁。

烈士彭金友,出生于1921年,1942年参加新四军,曾任一师粟裕、陶勇部某班班长。1946年秋,编入谢振华部12纵队,担任排长。19474月,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北犯,彭金友所在连队奉命在射阳黄尖进行阻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6岁。

烈士彭祥太,出生于1926年农历二月,1944年参加新四军,任12纵队8438连班长,他作战英勇,曾五次受伤。1946年冬季,在涟水战役中壮烈牺牲,时年20岁。

在涟水战役中同时牺牲的还有彭书群烈士,以及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彭贵余烈士,在临泽战斗中牺牲的彭正壁烈士,在阜宁大沽庄战斗中牺牲的彭正法烈士等彭家的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记载在彭家的族谱上,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绽放在共和国的大地上!

在彭氏后人中,更有一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民兵英雄——彭保香。

彭保香,彭氏19世裔孙,19163月出生于南洋镇北舍村。自小家境贫寒,农忙时靠帮别人打短工为主。他于1940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民兵中队长、联防大队长、盐东县民兵总队军事干事、参战团副团长等职。在战争中,他积极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运用机智灵活的战术,狠狠打击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机智夺敌枪、虎穴取子弹、与敌巧周旋、活捉小鬼子、为民除汉奸、镇压土匪头、活捉两伪军、棒杀严金堂等战斗,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美谈,使日伪顽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

彭鹏是彭氏家族的又一个杰出代表。

彭鹏,1923年出生于建湖县草堰口,17岁投笔从戎,是盐城抗战的亲历者、战斗者、指挥者。正师职离休后,他创作了纪实性自传体作品《烽火蟒蛇河》。他用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朴实的语言,将当年盐城抗战中硝烟弥漫的战场、刀光剑影的厮杀、艰苦卓绝的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与跌宕起伏的情节糅合在一起,再现了盐城波澜壮阔的抗战场景,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成为了解和研究盐城抗战红色文化的珍贵史料,为家乡人民奉献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盐城彭将军及其后裔

[转]盐城彭将军及其后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