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秦皇寺往事看彭家松林新颜

标签:
秦皇寺松林故事武林文化 |
分类: 寻根问祖字辈文化 |
谈秦皇寺往事 看彭家松林新颜
祖籍广安 生於营山 家居成都 彭忠东 谱名 彭国华/撰
2022年04月27日上午笔者再次来到华阳《兄弟红绕鸭》,受到老板彭泽均(1967)热情的接待。
我们一行五人:彭茂平(1947)彭作智(字绍伯 1956)、彭强、彭竹春与笔者。午餐后,彭强驾车我们一行到秦皇寺-彭家松林,遥望(从府南河-九眼桥-)苏码头(-黄龙溪-彭山江口-乐山-入长江)再现昔日泊万里船直达上海。
今天笔者到华阳主要是送去扫描制作的《彭文美宗谱》和《名山彭氏家谱(抄录)》,以及归还事先借持谱宗亲彭琪述、彭竹春的原谱。
同时,带给彭竹春第十辑《四川彭组文化研究》和《彭祖文化集萃》各一本。
到了华阳彭竹春邀约同宗支的老辈(泽-茂-作)、同辈宗亲一起摆彭家的故事。
彭竹春宗支的彭似珍公是康熙四十一年前从名山插占华阳的,插占地就在“广都故城”遗址附近,之后部分宗人迁居秦皇寺-彭家松林一带。
《彭氏名山家谱》是1963年彭茂华宗长翻写的。
摆谈中,得知彭作智(字绍伯)正是1963年翻写《彭氏名山家谱》的先贤彭茂华的长子。彭茂华已仙逝。
茂平宗长与茂华是同辈,他以茂华兄对家族的贡献,深表敬意;他为彭山彭祖山彭祖墓地、彭祖林修建捐款一千元。
午餐后,一行五人乘彭强开车,到秦皇寺。秦皇寺-彭家松林是似珍公后裔迁出插占“广都古城”一带的部分宗人聚居地。
我们的车先开到“老窝子”俯揽彭家松林。天府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前几月还见原貌的祖辈世居地,已被推土机推了,古墓的墓碑已被掩埋在地下。地形地貌已变,新修的公路和楼宇替代了原貌。
在彭家松林附近,因撤迁暂住在正兴丽园茶坊傍边的彭泽垤(1949.04)与夫人,他俩早已在茶园的树荫下摆上茶桌等候宗亲的到来。
落座后,大家谈论彭家的往事。
该宗支在近代有彭团长(玉初),有在武林被称为“千手观音”、“蜀中第一快手”、“常胜将军”的彭元植。

彭泽垤
彭元植(1911~2002)1911年出生于成都华阳,原名彭栋梁,自幼习武,19岁时在成都打擂成名,后入四川省国术馆首届国术研究班研习中国各大门派武艺。因其身手迅捷如雷霆闪电,被武林人士誉为“千手观音”、“蜀中第一快手”、“常胜将军”。彭元植后被有关部门确认为中国武术峨眉派僧门代表人物(排名第一),并载入《四川武术大全》、《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华百年》等辞书。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华北地区沦陷后,日本人邀请彭去日本军中当教头,但彭没有去,遭到日本人追杀。出于无奈,彭只好隐居,并改原名彭栋梁为彭元植,在成都原劳动路小学担任教师,直至20世纪七十年代退休。1982年,四川武术重兴,有关部门动员彭元植出山。彭元植雄风不减当年,先后多次获得成都市、四川省武术比赛拳械老年组第一名。
彭元植不但武功高强,且善丹青书画、中医骨伤治疗,在武术学术上也有独到见解,彭还有许多弟子是当前武林界名家。(来源:2002年05月22日11:13 彭元植享年九十二岁,长眠于青山绿水黄龙溪畔。(来源:2002年05月22日06:23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乘坐彭强车,坐在后面的三人在过路口时,车被交警拦下,他们一再告知彭强与您驾驶人员无关,也不扣您的分。他们要求坐在后排的三人拿出身份证,录像拍照,并进行安全乘车教育,给三人打出罚款每人50元的罚单。笔者也在之列。当然,彭强只好收好罚单去“认了”。这是余第一次遇上乘车“违章”记录。这也“温馨提醒”诸君,一定要遵守乘车规定,乘车均要系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