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的姬玉
女德班的事又火了。因为前面已经有过一个叫丁旋的“老师”大讲:女人的贞操是最好的嫁妆,女人对男人要绝对的服从,挨揍的妻子不生病,以及战士肩抗铁轨让列车开过去……对再有人接力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也不怎么奇怪。
这次被曝出的女德班有几位名人牵扯其中:陈大惠,丁嘉丽,姬玉。陈大惠是曾经的央视主持人,主持过《东方之子》等栏目。十几年前阳光帅气的他,现在明显发福变老了,除了大模样外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丁嘉丽是一名实力派的演员,在某一个不太短的时间段里,是绝对的一线,主演了好几部电影。姬玉是87版红楼梦里的妙玉的扮演者,因为成功地演绎了妙玉这一角色,后改名姬玉。她是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最好的朋友,也因为陈晓旭的关系皈依。
很好奇姬玉会讲些什么,找到了她的视频。这个视频的内容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忏悔”。她忏悔了在她今天看来做错的所有事,包括她童年与妹妹相处时“占尖”的小心思,年轻时对父母的不孝顺,以及堕胎。她的忏悔很真诚,也很痛心。她表情凝重的登台,哽咽着说着自已做错的种种,并在忏悔的过程中起身鞠躬,跪地磕头。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de196ae7d798a1bc960da5ffeb4e4c6ex280x300x11.jpeg;,3,jpegx;3,700x.jpg童年的事儿不用忏悔" />
妙玉
姬玉演妙玉的时候还很小,十五六岁的样子,有一双深凹哀愁的大眼睛,不染尘埃的清丽脱俗气质。现在的她,素人素面,面色凝重,一脸的痛苦。如果不说她是个生活条件非常不错的演员的话,会被认为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的祥林嫂。她很痛苦,是没有办法解脱的痛苦。然而让她背负着的如此深重的痛苦,却只是小时候和妹妹分食时要挑大的那点“占尖”,年轻时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而忽略了父母的那种“应该”……
姬玉悲痛地说她小的时候,和妹妹分好吃的,她总是先挑自己认为多的那一份,当憨厚的妹妹认可后,她就会认为一定是妹妹的那份更好,再换过来;她悲痛地说她年轻的时候,自己出去拍片子,父母帮忙带孩子,她从没有认为过父母辛苦……造成这些“错误”,都是因为那时的她还没有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就是女德),所以做错了事,要忏悔……
如果想避免姬玉悔恨的发生,不犯这些“错”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生下来就应该学习女德了,而学了女德就不会和妹妹分食时挑份大的,不会把孩子放给父母自己去工作……
为这点事儿声泪俱下的忏悔是不是有点太过了呢?当然,可以说她有道德洁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这么的高。忏悔是指对做的错事儿真心认错不再犯。儿时的事儿,连再犯的客观条件都不存在了,还如此的不能释怀,就是自寻烦恼了。孔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之所以代代相传,不正是说明了这不是一个“普通”孩子的表现吗?如果每个人都因为自己不是“孔融”而流泪的话,那现在的人想知道长城是什么样子,只能靠想象了。
这样的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儿,在成年后的今天回头去看,应该是件很有趣的事儿,记录着她和妹妹的成长故事。如果把它放大成一件“德行”不够的“污点”,那至少说明,“女德”不但荒谬,而且悲观。它的悲观就是半杯水的故事,乐观的人看到半杯水,会认为,还好,还有半杯水,而悲观的人,会认为,只有半杯了。悲观可不是什么正能量。
孩子的那点小心思的事儿随处可见,要不怎么叫孩子呢?
在哥本哈根的机场候机,我对面的一个圆形长椅上坐着一家四口,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女儿,大的十多岁,小的六七岁。四个人坐成一排,父母分在两头,两个女儿坐在中间。不一会儿,两个女儿就开始了互相的攻击。攻击由小女儿起。大女儿忍耐了片刻后,就开始反击,她把小女儿的两个手按住,小女儿奋起反击。两个人的动静引来了母亲的斥责,她斥责的对象是小女儿。她一直没看向两个女儿,但却很清楚是小女儿生事儿。因为母亲的批评,小女儿又发起了新一轮攻击,而大的不再理她,她也消停了。两个人互不理睬。安静片刻后,两个人你搂我我抱你的亲热起来。亲热够了,新的一轮攻击就又开始了……显然早已熟悉了小姐妹戏码,父亲一直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当她们不存在一样,母亲只在有可能闹出她容忍量时才发声提醒。而看电影一样看着两个小姐妹“战争”的,只有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觉的我。在我的眼里,一对打打闹闹的小姐妹是那么的可爱,没有对错,只有孩子气。打打闹闹的孩子比小大人一样老气的孩子有趣儿的多。
我比妹妹大四岁,小时候住一个房间,各睡一张单人床。那时候小孩子穿的鞋都是自己家里做。最早的时候,做鞋还要纳鞋底。做鞋底是把不用的布头,用糨糊一层层粘起来,晾干。然后剪成合适的鞋底大小,很多层叠在一起,用线绳一针挨一针地缝起来,缝成一个很厚的鞋底,做成布鞋。后来,有卖塑料底的,我妈把买来的塑料底,用烧红的炉棍,沿着鞋底的边沿烫一圈,形成一个沟,然后顺着沟把鞋底和自己做的鞋帮缝在一起。为了结实耐穿鞋帮多用条绒布。记忆里我们穿的最多的鞋是红条绒的,都是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那时候多子女的家庭,衣服还可以老大穿了,老二穿,或者是直接给短了的衣服、裤子接上一个边,但鞋不行,鞋还没穿小,就已经烂了。
我妹妹从小爱干净,对自己的东西很爱惜,尤其是鞋。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把自己的鞋放在床下摆好。不像我随便脱成什么样是什么样,起夜时踩着鞋帮当拖鞋穿。如果不是偶然一次的发现,就不会知道她每天早上依然摆得像脱时放下时一样的鞋,还真得就是放下时的样子。她起夜是这个样子:光着的脚,直接在地上跨一大步,跨到我的床边,穿我的鞋。上床时,先把鞋脱到我的床边,再跨回到自己的床上。
她的这个秘密被发现后,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片段就被生动地记录了下来,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生动、鲜活,眼前放着的是当时的“电影”。你可以把这样的事当武器对她开火,她也可以用这事当标榜自己的“聪明”,多么有趣儿。
孩子天真,没有大人那么复杂,童真意趣。小时候干的那些事情,只关“心思”不关“德行”。如果姬玉不是被“女德”绑架,一定会因为自己对妹妹的那点“心思”想起很多美好的事情,如妹妹当时可爱的模样,解馋的味道,父母看着她们姐妹吃的时候的满足,一家人的幸福……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君色年华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君色年华
微信公众号:gh_81b6e4c570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