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组合构件设置栓钉的几种情况
(2015-12-22 11:06:28)
标签:
转载 |
一、钢骨混凝土柱的柱脚部位:
《混凝土高规》第11.3.10条:采用埋入式柱脚时(抗震设防区一般采用埋入式柱脚),在柱脚部位和柱脚向上延伸一层的范围内宜设置栓钉,栓钉直径不小于19mm,其竖向及水平间距不大于200,…..。
二、结构过渡层位置:对于上下柱的材料有较大变化时(如某楼层下部为型钢柱,上部为普通混凝土柱或钢柱),为避免该柱在该楼层上下刚度的突变造成内力急剧变化造成较大震害,往往在该位置设置结构过渡层,过渡层德型钢柱要求设置抗剪栓钉。
1、结构下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时,在此两种结构类型间,设置结构过渡层,结构过渡层内的型钢应设置栓钉,栓钉的直径不应小于19mm,栓钉的水平及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栓钉至型钢钢板边缘距离不宜小于50mm。
2、结构下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上部采用钢柱时,在此两种结构类型间设置结构过渡层,结构过渡层至过渡层以下2 倍型钢截面高度范围内,应设置栓钉,栓钉的水平及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栓钉至型钢钢板边缘距离宜大于50mm。
三、组合楼板的钢梁与楼板之间:(《混凝土高规》第11.2.10条)
四、型钢混凝土悬臂梁的自由端:(《混凝土高规》第11.3.1-7条)
五、位于底部加强部位、房屋顶层的型钢混凝土柱:底部加强部位的型钢混凝土柱属于内力和变形均较大、较复杂的部位;房屋顶层顶部约束减弱,节点变形较大;为了加强钢骨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基本上在钢骨表面都设栓钉。
六、型钢截面为箱形的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截面为箱型者,型钢的刚度较大,型钢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相对其他截面较弱,为了保证钢骨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箱型截面的型钢表面都设栓钉。
七、框架柱一侧为型钢混凝土梁,另一侧为钢筋混凝土梁时:
当框架柱一侧为型钢混凝土梁,另一侧为钢筋混凝土梁时,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宜贯穿柱顶并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梁内一定长度,在该延伸段,型钢上下翼缘设置栓钉。
八、某些梁柱连接:
某些梁柱连接采用在柱型钢上设置工字钢牛腿,
九、承担较大弯矩的组合构件:大跨度的型钢混凝土梁、托梁、转换梁、大跨度厂房的边跨型钢混凝土柱、柱根部位的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筒体四角加设的型钢柱等。
九、其它需要加强钢骨与外包混凝土之间协同工作能力的组合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