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因有梦
诗俊本无心》
——《一海粟诗词》序言
作者·杳辰
图片自杳辰的博客
【海粟按语】
在此,特转发杳辰老师为海粟即将付梓的《一海粟诗词》用心写就的精彩序言。字里行间,充满鼓励和肯定,多有溢美和期待。
在网上结识杳辰兄六年多了,早年就深为感佩杳辰老师的才情和博学,一直是其诗词的忠实读者。尤其是他为《红蓼集》所作的序言充分展示了其把握作品、审美鉴赏的水准。原本打算在诗集后记中引用一下《红蓼集》中对海粟作品的评述想征得作者的同意,没想到杳辰兄回复说:“《红蓼集》写的仓促不很满意,可以单独写一段。”俺得寸进尺:“那就写一篇吧”。杳辰兄欣然应允,便在一个早晨一蹴而成写下这篇情文并茂的序言。在此深致谢意,并道一声:您辛苦了!
顺便告知关心问询书讯的诗友:由于是线装书局的丛书,后来换了几位新参与的作者延迟了出版印刷的时间。好在俺也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加盟的,加之手腕骨折后心里腻烦,改稿很没有效率,因而从心里希望时间拖延,以便从容修改再出版。好事多磨吧。![[转载]一海粟转发《情真因有梦 <wbr> <wbr>诗俊本无心》杳辰——《一海粟 [转载]一海粟转发《情真因有梦 <wbr> <wbr>诗俊本无心》杳辰——《一海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六年前从网络上认识了在新浪博客上写诗词的一海粟,前年为《红蓼集》十二位女作者写诗评时,研读了其中选入她的二十七首作品,这次又读到她自选集的五百多首泱泱大作,对一海粟的诗词写作历程和风格可谓印象深刻。
一海粟是借助网络平台、师学同步,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杰出女诗人。短短的六年中,创作诗词一千多首,诗词博客访问量达六十万人次,这在有人妄加定论“现代社会写诗的人和读诗人的比例是1:1”的文化环境中,应该是个奇迹。正如她自己在一首现代诗中所说“我们在网络的田园里耕耘收获,网络在我们的世界里美不胜收!”
她是当今中国古典诗词平台上的一个舞者!她的舞姿使古典诗词文化在新时代里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她说自己是学习诗词六年多的新兵。可我们看她的诗词:在谦虚中充满自信、在寻觅中张扬个性,似乎像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一样,忽然被人们发现的不是他的封疆政绩,而是他五十岁后诗才传世。一海粟早年写作新诗,古典诗词相对晚成。她前期的沉默和等待虽然鲜为人知,却是作者诗词素材的必要贮备。她凭靠自己半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积淀,写诗就像画家成竹在胸,心到处一挥而就。那么,她那一鸣惊人的成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海粟写诗的真谛是情真。她写诗词,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偏重于人的心理内涵的发掘和彰显。读她的友情诗,会感受到孔仁孟义对人们的影响,为善、为和、为才者歌、为弱者泣的道义。《感秋寄风雨楼兄长》:“楼台听天籁,玉盏煮新醅。竹杖蓬壶远,清词月影裁。泉林鹤归处,雁迹几时回?”,写她对一位八旬长者的深切牵挂,情深意厚。读她的亲情诗,会感受到传统文化为母爱、为温馨、甘于奉献、不辞辛劳的伟大。《清明怀母》中“小院欢声随日朗,杏坛倦影伴霞归。灶前挥汗精淘米,灯下凝神密补衣。”慈母的辛劳形象雕塑般呈现在眼前,很是感人。读她的爱情诗,会感受到到一位知识女性雅静的古典情怀,相夫教子,红袖添香的温柔溢于字里行间:“寂寂深宵夜,心随月色移。樽前清影黯,帘外晚风吹。羁旅之何处?齐眉待几时?寄情秋叶里,飘落入君诗。”思君之情写得深婉韵致,柔肠百结(《寄夫君
》)。读她的乡情诗,会感受到地缘文化对其质朴品格的濡染,对乡音、对劳动者、对家乡美那种叶子对根的眷恋。《乡情》有句:“艰辛总系农家念,温饱常牵父老饥。”“炊烟牛笛绕新瓦,山野归鸦向老枝。陌上春衫随汗透,梁间燕语也音慈。”没有这份经历的人,难以具有这样纯朴的情怀。读她的知青诗,会感受到一代人的蹉跎经历,以及在艰苦历练后对社会历史、对真善美、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临江仙·知青短歌/凝思>》“泥掌粗衫身已倦,玉壶且寄冰珂。春光荏苒暗消磨。沧桑游子意,坎坷异乡歌。”是知青岁月的写真。读她的山水和咏物诗,会看到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一草一木中都蕴含着抒情主人公的独特视角:《风入松·崖上松》“胸容深壑岁寒青,四季总心晴。沧桑惯看颜如故,笑临风、更显峥嵘。遍体鳞伤何惧,云中自有鸥盟。”
写得物我合一,可以说是诗人自身经历的写照。读她的怀古诗,会看到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深深的思索和探究。怀念杜甫的诗云“茅屋悲心思广厦,朱门腐肉虑权谋。”“客愁消瘦骨,国恨厌轻肥。凝伫青郊石,回风牵我衣。”
一位临风凝伫,抚今追昔的身影跃然纸上。读她的时事和随感诗,会触摸到激烈跳动的时代的脉搏,诗人心系苍生,位卑未敢忘忧国。《高阳台·祭汶川地震罹难的学生》中“膝下犹嗔,娇颜怕忆曾经。”“问青冥,失却今生,可有来生?”催人泪下。
一海粟真情凝重的诗词风格,不同于多数女诗人——桎梏于纯婉约笼子里,仅仅写细腻的卿卿我我。她摈弃不愁言愁的做作和流派,具有的是大任于斯,忧国忧民的易安情操。从中不难看出,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烙印虽然没有给诗者留下物质财富,却给她留下了丰富的写作土壤,这样的文化土地上萌生着不尽的题材,是她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恐怕是一海粟才思敏捷、诗词多产的原因吧!
怎样才能使情真达到意切?一海粟诗词,用典步步精心,斟酌、取舍格外小心,绝不炫耀才华。她在选用词汇上,打磨到位,用词准确。在细微处,看得出她对古汉语的驾驭能力极强。在语言写作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因为她知道华丽词汇的堆砌,会伤害写诗本意。词从意出,需要的就是本质准确表述、是以飨读者的大众餐饮、是贴近生活的文化沙龙、是高于生活的文学提炼,不是泥古模仿、寻章摘句的宫廷老雕虫的做派。这恐怕是博友喜欢访问其博客的原因吧!
这是一个女诗人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沧海一粟是浪花飞腾的搏击,金色的光芒记录着她炫舞的风采。生活是首歌,生命写篇章,如诗的画面,如画的诗句,是一海粟对生活充满爱的写照!
《一海粟诗词》年末出版,先把应作者要求于今年六月下旬写出来的简评文章发出来,表示祝贺,以飨博友。
——杳辰
|
一海粟真情凝重的诗词风格,不同于多数女诗人——桎梏于纯婉约笼子里,仅仅写细腻的卿卿我我。她摈弃不愁言愁的做作和流派,具有的是大任于斯,忧国忧民的易安情操。
——摘自待出版的
《一海粟诗词》
|
(一海粟)她的诗词张扬个性,雄奇豪迈,表现力强。作品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她写诗词,眼到处浩荡无涯,笔到处不失筋骨,心到处忧怀国事。
—摘自已经出版的
《红蓼集》
|
原作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aa86a0102ewey.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