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张氏帅府摄影(四)大青楼与关帝庙

标签:
杂谈娱乐文化摄影旅游 |
(五)大清楼
1、“群鹰汇”假山石与假山


在“群鹰会”假山石与大青楼之间是假山群,假山门洞北正对大青楼正门(面门)。假山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

假山门洞南正对着“群鹰汇”假山石。“群鹰汇”假山石是假山门洞的屏障,既挡住了内外的视线,又起到了防御的作用。

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

假山门洞南面,门洞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石匾额, 北面为"慎行"匾额。
2、大青楼


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顶层有观光平台,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老虎厅位于大青楼一楼东北,是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三会客厅,它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后来,一只下落不明,另一只被送到沈阳同泽中学收藏。现在老虎厅中的老虎标本是仿制品。

老虎厅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杨常事件”。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本为东北军元老,在张作霖时期曾受重用。张学良执政后,杨、常二人藐视张学良,张学良苦劝多次无效最后忍无可忍,于1929年1月10日,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二人枪毙于老虎厅。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通过杨常事件,张学良稳定了自己的在东北的统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杨名四海。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励精图治、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之中。当年,办公室里张帖着他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为使人们了解他的办公时间和地点,以便随时接待来访人员、听取汇报和检查工作,张学良特意在《奉天公报》上长时间登载他的作息时间表。



(5)张学良、于凤至的卧室


这里也是杨常事件中“一块银元故事”的发生地。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张作霖时代的重臣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处处以“父执”自居、妨碍张学良政令的执行。在铲除杨、常前,张学良曾与于凤至在卧室里抛掷银元测杨、常生死由此痛下决心,枪杀杨、常于老虎厅内。

张作霖在张氏帅府的东北角建了一座三间屋的有独立院落的小庙,叫关帝庙。此处的介绍,说是张家的家庙。张家的后人说,这就是关帝庙。张作霖尚武,崇尚关帝,故在府邸修建此庙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战事前,张作霖都要参拜关帝,祈求保佑。

关帝庙正殿供奉的是关公,因为张作霖行伍出身,崇信关羽,他把关公的仁义道德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并在四壁上彩绘了“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等故事。在关公塑像两边是扛刀的周仓和捧印的关平。

正殿内的关羽泥塑像。

头上的匾额为“忠义殿”。

东殿供奉张家的祖宗灵位。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为祭奠父亲,于东殿供奉张作霖任陆海军大元帅时的泥胎塑像。作为张学良旧居展览馆后,恢复祖宗灵位是以张学良为奠主。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大青楼民国七年(1918年)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

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顶层有观光平台,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大青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坐北朝南,多边形,砖混结构,欧洲哥特式建筑,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线,黑白相映,显得格外醒目、素雅。楼下台阶高约一米左右,南面和东侧各有一个“八”字形垂带,九级台阶。
3、大青楼内部
(1)张作霖的办公室与卧室
张作霖的办公室与卧室位于大青楼一楼的西南。

这是张作霖1922年至1928年间的办公室。1922年大青楼建成后,张作霖将办公场所由二进院迁至大青楼,一直到1928年,他都在此处办公。在这间办公室里,张作霖每日忙于处理各种日常军、政要务。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次直奉大战、奉系整军经武等重大举措,都是在这里酝酿、决策的。张作霖的这间办公室,在张学良主政期间,被改为“ 东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室”。

办公室内有一张镶嵌大理石的办公桌和嵌有贝壳的木椅,桌前陈列老式冰箱。张作霖就是在这里对东北全境发号施令,指挥了两次直奉战争。

张作霖办公桌前的老式冰箱。


张作霖的卧室。这张图片的墙上的挂像是张作霖五夫人。

(2)老虎厅

这是张作霖1922年至1928年间的办公室。1922年大青楼建成后,张作霖将办公场所由二进院迁至大青楼,一直到1928年,他都在此处办公。在这间办公室里,张作霖每日忙于处理各种日常军、政要务。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次直奉大战、奉系整军经武等重大举措,都是在这里酝酿、决策的。张作霖的这间办公室,在张学良主政期间,被改为“ 东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室”。

办公室内有一张镶嵌大理石的办公桌和嵌有贝壳的木椅,桌前陈列老式冰箱。张作霖就是在这里对东北全境发号施令,指挥了两次直奉战争。

张作霖办公桌前的老式冰箱。


张作霖的卧室。这张图片的墙上的挂像是张作霖五夫人。


老虎厅位于大青楼一楼东北,是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三会客厅,它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后来,一只下落不明,另一只被送到沈阳同泽中学收藏。现在老虎厅中的老虎标本是仿制品。

老虎厅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杨常事件”。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本为东北军元老,在张作霖时期曾受重用。张学良执政后,杨、常二人藐视张学良,张学良苦劝多次无效最后忍无可忍,于1929年1月10日,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二人枪毙于老虎厅。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通过杨常事件,张学良稳定了自己的在东北的统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杨名四海。

(3)宴会厅

宴会厅位于老虎厅的西面。


张作霖曾在这里接待过各省督军及孙中山、段祺瑞的代表。据说张作霖的大烟瘾很重,经常会吃着吃着饭烟瘾就上来,所以宴会厅的北侧特意设了两个红木烟榻,供这位大帅“休息”。


宴会厅位于老虎厅的西面。

据史料记载,该厅所宴请的客人的级别至少是省级。该宴会厅陈设豪华气派,主要是“精雕细刻,富贵华丽”的清式家具,厅内还设有考究的屏风及两套精致的桌椅。

张作霖曾在这里接待过各省督军及孙中山、段祺瑞的代表。据说张作霖的大烟瘾很重,经常会吃着吃着饭烟瘾就上来,所以宴会厅的北侧特意设了两个红木烟榻,供这位大帅“休息”。

(4)张学良的办公室

此房间是张学良1928年至1931年间的办公室,位于二楼的正南。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励精图治、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之中。当年,办公室里张帖着他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为使人们了解他的办公时间和地点,以便随时接待来访人员、听取汇报和检查工作,张学良特意在《奉天公报》上长时间登载他的作息时间表。



(5)张学良、于凤至的卧室

此房间是张学良将军与夫人于凤至女士在1928年至1931年间的卧室,位于二楼的正北。(房间的方位参考的是别人的说法)

这里也是杨常事件中“一块银元故事”的发生地。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张作霖时代的重臣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处处以“父执”自居、妨碍张学良政令的执行。在铲除杨、常前,张学良曾与于凤至在卧室里抛掷银元测杨、常生死由此痛下决心,枪杀杨、常于老虎厅内。
收狐新闻频道的记者何骞的一篇文章叙述,张学良和于凤至们在大青楼二楼西侧的房间生活了近10年,他们也就是在这里有了4名子女,至今房间里还挂着这4个孩子画的水墨山水画。
下面的三张图片,墙上挂着的是山水画,又是居室的摆设,可能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生活了10年的卧室,或者是他们夫妻的子女的居室。
(六)关帝庙

张作霖在张氏帅府的东北角建了一座三间屋的有独立院落的小庙,叫关帝庙。此处的介绍,说是张家的家庙。张家的后人说,这就是关帝庙。张作霖尚武,崇尚关帝,故在府邸修建此庙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战事前,张作霖都要参拜关帝,祈求保佑。

关帝庙正殿供奉的是关公,因为张作霖行伍出身,崇信关羽,他把关公的仁义道德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并在四壁上彩绘了“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等故事。在关公塑像两边是扛刀的周仓和捧印的关平。

正殿内的关羽泥塑像。

头上的匾额为“忠义殿”。

东殿供奉张家的祖宗灵位。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为祭奠父亲,于东殿供奉张作霖任陆海军大元帅时的泥胎塑像。作为张学良旧居展览馆后,恢复祖宗灵位是以张学良为奠主。
张氏帅府的中院与东院的分享内容到此结束了。西院没开放,也没拍摄。
接下来,是帅府东院外的“赵一荻故居”。
(文字来源于馆内解说文字、360百科、途牛网蓬莱海市博客、新浪溪林闲翁、博陵的博客等)
后一篇:沈阳赵一荻故居